台金機票沒有調漲的本錢﹗
國內機票傳出將調漲5%至30%,而且調幅最大的,還可能是最熱門的離島黃金航線,引來輿論一陣譁然。為此,金門縣政府堅決反對調漲台金航線票價,要求中央應先公開、透明航空票價成本結構,重新檢討航空票價合理性,摒除社會大眾對於航空票價的疑慮,並應增開定期航班,以解決台金機位一票難求窘境,本月份好不容易爭取將增開82架次加班機。
對離島縣市而言,機票漲價可謂茲事體大,因為離島對於航機的不可替代性太高,任何交通成本的風吹草動,都可能影響到地方產業的發展及生存,甚而直接危害到憲法保障人民的遷徙自由。對此,交通部民航局對外宣稱機票已8年沒有調整價格,同意漲價的政策立場至為明顯,而交通部毛部長的意見則是,「從務實面進行考量」。離島人似乎就是太「務實」了,才會讓航空業者如是的予取予求。
我們反對調漲機票價格,絕對不是在和自由市場經濟唱反調,反而是在凸顯在自由市場經濟體制下,寡占,以及賣方市場的不合理。因為離島航線的熱門,一直以來,鄉親們來回台金一趟,不但得事先訂位、提前購票,甚至還得冒上在機場苦候不得的補位成本,而這一切中央政府及航空公司似乎都覺得理所當然,因為台金機票是賣方市場,是沒有替代性的商品,凡事都由賣方說了算,半點打折不得。而如今蘊釀漲價,最先被檢討的又是離島航線這隻「金雞母」,因為離島人根本就沒有說「不」的本錢。這樣的狀況合理嗎?從市場經濟面來看,供小於需,自然有漲價的空間,然而,對一個負責任的政府而言,如果這樣的經濟行為是建立在寡占、無替代性商品的前提下,就沒有道理放任業者假市場經濟之名強取豪奪,若否,這樣的政府及官員便有被批判及唾棄的可能。
我們以為,油價上漲可以是調漲機票價格的必要條件,卻不是唯一的條件。如若交通部不能保障離島居民基本的出行自由與產業發展空間,試問,調漲機票又存在何種合理性?再者,目前航空公司先收現金,卻不保障供給充足機位的作法,亦有檢討的必要;買賣是一種你情我願的過程,但現在的狀況卻是買方不得不買,那條件只能任由賣方開,縱若消費者面對不確定的消費結果(如:行程變更),也要先確保業者入袋為安。有機票卻不代表有機位,最終圖利的永遠是強勢的賣方族群。也因為以上的種種理由,我們認為民航局對於航空業者漲價的要求,絕不應照單全收。航油燃料成本高漲或是不爭的事實,但離島居民行不得也、墊高的產業發展成本,也應該有全盤的考量及配套措施。
馬英九總統在回應緩漲電價問題時表示,「未來電價將採浮動機制,回歸市場化,每季檢討一次,一勞永逸解決問題」。我們也期待台金機票可以回歸「合理」的市場化,而不是拿離島的永續發展,以及居民行不得的苦,去填補航空公司在其他航線的虧損。
總之,台金機票絕對沒有調漲的本錢,特別是在萬物喊漲的當下,政府反而應當去思考如何以更大的交通便利性、票價合理性,來提振離島縣市的產業發展。對於票價調整問題,愷切籲請中央能從「現實面」進行考量,審慎面對,切莫讓離島人成為盲目政策下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