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友善環境靠大家共同營造

發布日期:
點閱率:586

發展觀光已經是金門未來發展的最大公約數,而如何發展則見仁見智!但不可否認的是,當旅遊業已經是全球經濟趨勢時,如何凸顯地區的特異性以及順應世界潮流,成為我們需要審慎思考的方向。
觀光旅遊業作為服務業的總和,必需兼顧服務內涵與態度,讓受服務者在旅遊的過程中心裡感到滿足,而優質的旅遊環境,絕對直接影響觀光客的感受,進而成為影響消費者是否再次拜訪或推薦的根本。換言之,友善的觀光旅遊環境,可以在旅遊過程中讓消費者獲得滿足,這正是決定旅遊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金門的自然環境是許多觀光客對金門最正面的評價,十個觀光客裡有九位都會說金門的空氣很好、鳥很多。自然環境或許可以為金門爭來九十分以上的評價,但我們必須提醒,「人」的環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由此思之,建立「友善」環境,不僅僅有助於創造、提升觀光競爭力,更是生活在這座島上的居民所需要建立的生活態度。
要言之,優質生活是一種人生態度,透過態度的分享,才能帶來更多、更豐富的人生,為地區營造友善環境,甚至「意外」創造可能的收入。近年來金門由於整體政策環境的營造,讓鄉親在數次民調中得到「幸福城市」的第一名,民眾的主觀幸福感也在民調中名列前茅,這樣的優質生活與態度,應該還要能夠進一步透過每位鄉親與外來訪客的親身接觸中展現出來,也就是實踐所謂「人人都是觀光大使」的概念。
金門過去數十年來「慢生活」的態度,是金門的優勢,也讓大家有機會思索、感受自己的人生與生活。然而,近年來經常有人發現馬路上出現觸目驚心的「鳥屍」,這些輪下亡魂,無非是車速過快所造成。事實上,以鳥類的反應速度,車速只要不超過八十公里,鳥類通常不會反應不及。也就是說,隨著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鄉親的生活步調已經逐漸改變,而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警訊。因為,過快的車速,不僅對於野生動物造成威脅,更對年紀較大或是機踏車的騎士帶來生命上的威脅。倘若不能從中得到警惕,留心正在漸變的環境與生活態度,總結起來將對金門的形象帶來負面效應。
所謂友善環境,是由人的心境營造出來的,對人、對環境友善,自然而然金門的生活品質就會改善,而隱蔽處就不會再有任意棄置的垃圾,農藥的減量與棄用,節能減碳的生活方式等,全都是對環境友善的表現,最終則體現在居民優質的生活環境中。
反之,倘若我們在生活態度上拋棄了「慢生活」的理念與態度,貪圖一時之快,超速行駛,順手丟垃圾,強用農藥以求速效等負面的行為,就會在我們生活周遭層出不窮。
我們必須提醒,金門這座幸福寶島,不僅有賴政府施政維繫既有施政成果,並透過政策引導持續向上發展,更端賴所有鄉親在生活態度與價值觀上面身體力行,才能讓幸福島嶼的幸福感得以與世人共享,並進一步營造出金門的特色。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