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歷史文化與古蹟應維護保存發揚光大

發布日期:
點閱率:672
字型大小:

報載:金門縣原有八處國定古蹟,三十七處縣定古蹟,金沙大地「吳心泉宅」頃於101年十一月廿五日通過審查,被指定為縣定古蹟,將成為金門縣第三十八處古蹟,亦且被視為一個「頂級案例」,期待「吳心泉宅」經過整修及保存後,成為金東地區參觀之亮點。
持平而論,金門之所以得名,聲譽遠播,遐邇咸知,享譽國際,其中歷史文化與古蹟,淵遠流長,萬古留芳。
國共對立時期,海島浯洲,既是陣前,也是前哨,古寧頭大捷一役,扭轉國勢乾坤,四十七年823砲戰,贏得光榮勝利,金門不啻是台澎安全屏障,也是國家生存發展之所寄,迨後兩岸冰解啟開交流之門,金門先試先行,圓滿達成任務,隨著時空演進,凡此即是歷史、文化,與日月同光。
歷史貴在傳承與發揚,金門曾因烽火戰亂,有些文化古蹟遭受破壞,因而復原與維護工作既繁又重,歷史、文化與古蹟之保存,尤其重要,早年舉國上下,全面展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此一艱鉅使命,胥賴「金門縣教育局」及「金門縣文化局」,如今主管擔綱負起文化推動與教育宣導重責大任,凡二十餘年來,金門「文化立縣」施政總目標精準到位,具體成效,立竿見影、強根固本,頗獲好評。
有云:「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欣見經由縣政府用心推動與宣導,地區一般民眾,對於「復古創新」工作,莫不全力配合與支持,又自縣政府訂頒「歷史建築獎助辦法」週知,雖然伊始申請案件不多,以迄於今每年編列獎助經費金額多達新台幣數千萬元,竟而出現供不應求之現象,顯示過去「拆舊換新」觀念已然改變,取而代之「原貌修復」與維護工作普遍獲得認同,各鄉鎮原有閩南建築,保存比率直線上升,原貌修復閩南建築,隨處可見,此乃金門特色,彌足珍貴。
有位熱愛金門司法精英,來過金門數十次,其對金門隨處可見之歷史文化古蹟,情有獨鍾,醉心深入研究,每逢陪同有關人員抵金參訪旅遊,則以金門歷史文化、閩南建築與古蹟為參觀重點,盛讚:金門文風鼎盛,名不虛傳,而也多次提到,金城原有「浯江中心」樓房,金沙碧山陳氏私有古樓,或因不同之緣故,以致長年疏於管理維護,如今內外斑剝腐蝕損壞,幾近傾倒頹廢,殊為可惜,咸表若能深入瞭解,進行清查輔導重修保存,非僅留下金門文化資產,核心價值,無可取代。
緣此,「文化立縣」施政總目標,有其深遠重大意義,時間可資為證,諸如:以金門歷史演進過程為背景所拍攝之「落番」影片,入鏡情景,有血有淚,得獎原因,不在演技,而在完整呈現事實,金門同胞胼手胝足,棲生異城那股不怕苦、不怕難,克勤克儉之奮鬥精神,此與金門歷史文化結合,相輔相成,歷久彌新,興盛不衰。
不忘歷史,才能發展,欣見縣府團隊在金門文化復興工作上群策群力,用心經營,成果值得肯定,特別是對於金門歷史文化古蹟之發掘、復原與維護,輔導出版發行有關弘揚金門歷史文化刊物叢書,屢創佳績,頻頻得獎,讓先聖先賢之精神發揚光大,金門歷史文化綿延不斷,此外,來自各階層眾多文史工作者,無私無我,任勞任怨,為金門歷史文化默默耕耘,也應予以熱烈掌聲,藉資鼓勵。
縣長李沃士任內,案牘勞形,到處奔波,行銷金門,夙夜匪懈,將發展海島經濟列為施政首要,也將弘揚「金門歷史文化」視為當務之急,金門之未來,重點則在「經濟發展」與「文化深耕」,亟需大家攜手併肩,共同維護保存,留下根本,盡在於此。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