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正視文化需求開啟居民藝術視野

發布日期:
點閱率:564

由於光碟影片的便利性以及網路發達的雙重夾殺下,早在幾年前金門最後一家電影院~僑生戲院終於不支結束營業。從此金門步入了得等影片進入出租階段才能觀賞的窘境,否則就得花大錢到台灣或廈門方能觀看院線片。當然不獨金門如此,台灣其他較偏遠的縣市也有相同的困境!近兩年來,從賽德克巴萊到近日的少年Pi的奇幻之旅,這些不只票房保證,更是充滿文化及意涵兼具的好片,都在政府的努力提供了地區居民能夠不落人後的觀賞機會。
或許有人會認為等到光碟出租片出來時再看就可以了,現在不過是在追求流行罷了!但其中的差異在於,電影欣賞不僅僅只在內容,視覺與音效的設計都是導演嘔心發想的成果,這也是為何電影能夠被列為第八藝術和其他七種古老的藝術相提並論。此外,電影之於人類的記憶已超過百年,更是現在觀眾年幼時的生活回憶。更重要的是,電影院的群眾連結性遠比自己關在家裡獨享的樂趣。
電影的群眾影響力可由這幾年幾部世界級與台灣電影引起的迴響,甚至被認為對於一個地方的觀光旅遊甚鉅。例如:魔戒之於紐西蘭、哈利波特之於英國,以及痞子英雄之於高雄。透過電影的行銷,一個地區的自然環境、歷史文化都得以往外推廣,畢竟視覺是人類最能直接感受的感官。其實更早之前,國片中的一系列戰役電影,八二三砲戰、古寧頭大捷等,在六、七○年代時就已經為金門開啟了形象的塑造,這也是為何「戰地」總是外人對金門的第一印象!
雖然電影業曾經遭逢重大的打擊,而且在轉型的過程中也需要大財團的加入,以致於偏遠地區的電影業完全無法跟進而倒閉消失。但是在金門發展的過渡期中,政府能夠想到借由取得公播的方式,讓居民慢慢回想起有「電影」這項文化饗宴,對於地區的文化推動是有其必要的。過去近十年一個沒有電影院的城市,對於藝術總是有所缺憾。
當然這只是開始而已,畢竟還是「免費」的或「三張發票」的代價!要觀賞者能自掏腰包,欣賞自己有意願的電影還會是另一個階段。此外,能夠這樣具有號召力的影片也不是每天都有,這或許會是金門電影業更大的挑戰。畢竟沒有足夠大的業務規模,是難以支撐電影業的生存。
前些日子,兩岸知名的電影導演群聚金門,甚而欲發起在金門打造片廠的計畫。在此之前,如何提升金門居民對於「電影藝術」的熱力,更是此一計畫的第一步。除了金城鎮和文化局,目前金門大學、金門高中、高職以及社福館本年度都有一系列的影片公播計畫。為了自己與孩子的藝術視野,培養優質的人文素養力,建議地區居民應該踴躍的參與這類活動!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