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建立金門太陽能城的發展模式

發布日期:
點閱率:788

近年來,太陽能發電系統之研發與推廣,已在國內如火如荼的展開,同時也在教育上投入大量經費,加強宣導;環保署也於2013年核定金門縣政府推動「低碳島」計畫,預計六年內共投入新台幣43.22億元經費,並希望於2030年達到零碳之總目標。在一連串節能減碳及綠能措施中,光是太陽能熱水系統的裝置,截至103年止其普及率為全國之冠。因此,在推動其他替代能源或綠色載具方案時,公部門應以更全面性的思維,思考在金門試行更具誘因的獎助方案,如此不僅能快速的達到預期目標,也更容易導引出群起仿傚及風潮追隨的效果,讓低碳島的推動更加事半功倍。但為了真正落實推動低碳島城市,發展太陽能城將是金門最優勢的選項,因金門年均太陽日就有兩百多天。
金門縣政府為辦理「建置金門低碳島計畫」,推廣再生能源利用,達節能減碳之效,改善環境品質,進而增進國家永續發展,在太陽能的發電裝置已有多項措施,將有一系列的作為,包括:近期內要發包的「金門縣縣管公有建物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標租計畫」、電動汽機車及載具的購置與補助、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建置、微電網示範運行、東坑社區場域微電網、再生能源及綠能、規劃和平公園推動移動式儲電微電網、金水國校僑鄉社會館做單點的微電網供電,以及之前台電金門分處設置之文化園區太陽能發電系統、各機關學校設置的太陽能發電教學示範系統、太陽能熱水系統及太陽能路燈之設置與補助…等等,使得金門具有太陽能城的雛形。
今後若能以太陽能板與景觀、建物作配合,或許推廣起來會更有特色,也更具意義。金門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以及絕佳的地理位置,並著重綠色交通的推動發展,更有濃厚的閩南文化特色。而金門電力短缺的問題,自陳縣長上任以來即積極應對,並責成相關部門應居安思危,為金門的長遠電力發展,預作因應及準備。然而,要根本解決金門的用電問題,除了要從「開源節流」及「節能減碳」做起,還須考量自然環境特色及潛力,積極開發各種無匱乏之虞,且不會產生碳排放的再生能源,太陽能的開發與利用,將是金門低碳島的最大特色。近年來由於金門人口大幅成長,各項大型投資亦陸續進行,用電量逐年成長,依台電公司評估現有發電設施若未擴充,於民國108年電力會有短缺問題,考量金門未來經濟成長與發展需求,政府部門實宜未雨綢繆,增闢電源。
太陽能城模式之建置已成為世界各國競相推動的趨勢,並在全世界悄然興起,如英國將興建一座大型太陽能城模式,並讓佔全城80%屋頂面積的太陽能板完全取代電廠,達成自主供電的目標。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正著手打造全世界第一個位於沙漠內的「永續太陽能城市」,可提供五萬人居住的電力都來自太陽能。澳洲就有七個太陽能城,正在開發或運作中。德國有些城市,也推出相關規定,要求新建或翻新房屋必須安裝太陽能板。加拿大也正鼓勵住家等出售太陽能源。大陸山東也推出打造「太陽能城」計畫,讓「太陽」真正融入百姓生活中。此作法可大大改善人們的生存環境。為打造「太陽能城」計畫,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節能環保型城市,讓建設惠及百姓,建立金門太陽能城模式將是未來推動低碳島的主要動力與目標。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