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推動世界遺產登錄──檢視保護文化遺產的行動

發布日期:
點閱率:752
字型大小:

世界遺產登錄的推動,源於二次世界大戰後人類快速地開發,使得地球的環境受到破壞,而人類祖先所遺留下來的文化遺產也不斷受到土地擴張使用的威脅,甚至因戰爭的波及而毀損。1945年聯合國成立後,其下之教科文組織(UNESCO)隨即推動人類遺產的保護工作,如1954年《武裝衝突下保護文化資產議定書》,即是首份專門針對武裝衝突事件下保護文化遺產、具有全球使命的國際協議,聲明戰爭期間,位處戰地的遺產應該受到保護。
1959年埃及阿布辛貝神廟(Abu Simbel temples) 及菲萊神殿(Temple of Philae)因尼羅河上游計畫興建亞斯文水壩而有淹沒的危機,多國發動募款並由工程師、建築師、考古學家的協助,將神廟遺址完整遷往高處重建,此一行動乃為聯合國推動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運動的起源。1972年,由UNESCO訂定了《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公約》,並成立「世界遺產委員會」與「世界遺產基金」,落實世界遺產登錄之工作。此公約的制定,使得各國能依公約進行保護措施及技術合作,推動人類重要遺產的保存與維護,並鑑定、監測已登錄世界遺產的狀態、提供國際資金、專家派遺等資源以協助會員國保護世遺。
至2014年為止,完成登錄的世界遺產已達1007處,包括文化遺產779處、自然遺產197處、文化與自然複合遺產31處。近年來以每年20-30處的速度增加,各會員國莫不努力地推動登錄,希望在獲得世遺登錄後帶來最高的榮譽、國際的肯定、技術與資源的支援,當然,也將帶來巨大的文化觀光契機,增添地方知名度及增加觀光收益。然而,即便以國際的力量推動保護,近年來卻一再發生破壞人類數千年歷史文物的情事,包括了敘國境內六處世遺2013年因內戰全數被公告為「瀕臨危險」。2015年2月起伊斯蘭國(IS)佔領地內的伊拉克2世紀之亞特拉(Hatra)世遺古城大肆遭到破壞,4月份時竟直接炸毀另一世遺,超過3000年歷史之亞述古城。這樣因為一時的信仰及政治差異,大肆破壞人類古文明遺跡,如同2001年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炸毀了具2000年歷史的巴米揚大佛(Bamiyan),殘酷而無知的行徑,讓唐代玄奘曾目睹且讚嘆過之古文明就此僅存碎片殘蹟。這些行為震驚全世界,一個歷經數千年時間洗禮之文物,卻毀在宗教狂熱的愚昧中,即便透過努力,這些文物將永遠無法復原。
金門擁有多樣且數量龐大的閩南建築、戰地史蹟,這些先人以血汗構織的歷史證物,在當前經濟大幅躍進之時,也面臨了不斷被毀去的威脅。雖然我們已無戰火,也無須擔心愚昧的宗教狂熱者恣意拆毀史蹟,但土地價值的提昇、經濟利益的驅使,蠶食的毀壞行動卻一再地在我們周邊發生,若無積極、正確的理念,這些歷經時間洗禮與曾受戰火威脅下的文化遺產,也將隨著我們的漠視而瀕臨灰飛煙滅的危險。引領著當今世遺保護行動的重要理念,1964年的《威尼斯憲章》中開宗明義提及:人類歷代的歷史紀念物留傳至今成為它們古老傳統之活生生證物。人們對於人類價值之整體性日益覺醒,進而視古代紀念物為一種共同的遺產。對於保護它們於後代之共同責任已被體認。
我們希望,透過世界遺產登錄工作的推動,能確實檢視當前金門保護遺產的行動與方式是否符合國際標準,也藉由推動過程中凝聚各方共識,重新認識保護遺產的工作乃我們無可避免的重責大任。我們自視為世界公民的一份子,同時即應提倡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豐富性,如透過世遺觀念的宣導,將更能從不同的視野瞭解自身文化遺產,並與世界各國相互瞭解、學習借鏡,善盡世界公民的責任。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