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水獺 建構美好生活環境
荷蘭水獺基金會主席Addy de Jonghd到金門看水獺生存棲息環境,也看了金門一些濕地,發現金門除了有很豐富的自然資源外,還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讓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來台參加台北市立動物園、金門縣政府及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舉辦的「金門地區歐亞水獺保育座談會」,與國內外歐亞水獺專家共商保育大計,也期望喚起對歐亞水獺保育的重視。陳縣長也表示,Addy de Jonghd見證荷蘭恢復水獺濕地有成,而金門何其有幸保有水獺棲息地和痕跡,確實值得珍惜!並呼籲大家,只要是對的事情,並對後代子孫生活有利,都要勇往直前守護金門這塊美好的家園!研究金門水獺已有二十餘年的台灣大學教授李玲玲也表示,金門是一個很好的生態旅遊地方,若能將水獺與金門的觀光價值相串連起來,並帶動金門永續發展,是一件十分令人興奮的事,她願意提供資訊和知識,樂意盡一份心力和力量來守護金門水獺。她認為照顧好水獺的環境,也就是照顧好金門的環境,而且有機會變成吸引大家來金門觀賞和遊憩的重點。更希望民眾與政府能整合各方資源與力量,齊心共同推動歐亞水獺的保育與教育工作,讓歐亞水獺可以在金門這塊土地上持續地繁衍與茁壯。
猶記得澎湖縣的望安島,擁有許多豐富的自然生態及人文景觀,也因為那獨特的地理環境,才得以孕育出珍貴綠蠵龜的生態,為顯現牠珍貴生態從繁殖到成長的感動,特別設立綠蠵龜保育中心,目前也成為知性的休閒旅遊行程中,最能留下深刻印象的景點。水獺也是金門地方永續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若能選定一個理想的地方,設立水獺保育中心,未來將成為世界性的指標景點。如果再結合鸕鶿及栗喉蜂虎的棲地,讓金門候鳥成為最引人注目的鳥種,也使金門成為世界性的保育重鎮,對開拓金門保育觀光與生態永續有更大的助益。
荷蘭水獺基金會主席Addy de Jonghd指出,荷蘭從中央政府到民間團體整合起來,群策群力,花了非常多的力量,才讓荷蘭濕地有了改善,並從鄰近國家引回水獺,建立滿穩定的水獺族群家園!這些都是團體規劃和合作努力而成,而金門何其有幸,已有現成水獺棲息地和痕跡,更應該珍惜與保護!正如台大李玲玲教授所說,過去水獺被認為與金門發展有衝突性的考量,但透過國際案例和長期觀察,水獺生存下去的環境條件,並不是有很嚴苛的限制,只要水系是好的,不要干擾過度,水獺還是可以生活得很好。她認為金門的確需要發展,但要有規劃的發展,並在不影響整體發展及衝突下將地方特色規劃妥當!這些寶貴的經驗都可以做為我們共築『環保永續金門之夢』的借鏡。尤其配合陳縣長「守護浯島美麗家園,建構金門幸福願景」的施政理念,努力完成此項保育的工作,更是金門永續發展最富意義之大事,因此,我們呼籲全體縣民配合推動。雖然目前受到某些時空限制因素,執行成效尚無法達到完善的境界,但 在縣長及縣府團隊政策性之引導下,可預見金門將成為世界著名之永續島嶼。我們期待未來之夢能夠早日實現,因而要未雨綢繆,劍及履及,每個人都負有一份責任與使命,共同創造金門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