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金廈區域合作的契機
隨著台灣正進入大選熱季,各式民調發佈與選情變化,不少人擔心若2016年發生政黨輪替可能會衝擊兩岸關係現狀,金門鄰近大陸,一衣帶水,金門從兩岸的殺戮戰場演變到和平廣場,所獲取和平紅利最多,因此對於政黨輪替可能帶來兩岸關係變化,自然會比台灣本島有更多的關注與擔憂。
值得欣慰的是,近期大陸福建似有加緊推動金廈合作的趨勢與作為,這當然是拜五月「金門夏張會」所賜,透過「夏張會」結論與共識,大陸福建省要積極推動與金門的對接合作事宜,有了台北、北京中央政府政策許可與背書,奠下了金廈合作基礎。在大陸已被視為未來中共領導人的「明日之星」,近日即將首次訪金的大陸福建省長蘇樹林,除了簽署通水協議之外,還可能會提出加強廈金區域合作關係的構想,這對擔心2016年政黨輪替而影響兩岸關係的金門鄉親無疑打了一劑強心針,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金廈區域合作議題本月初也在對岸福州召開專家會議,根據與會的金大學者表示,這次會議有兩項特點很值得金門關注:
第一、陸方首次對金廈合作表達高度意願:相對於過去大陸福建省或廈門市對於與金門合作大都興趣缺缺。從經濟條件而言,金門生產要素稟賦相對薄弱而淺碟,站在陸方角度都是大陸方面協助金門,金門反而難以提供經濟誘因加以反饋,因此長期而言,陸方提出金廈合作的構想都是基於兩岸關係發展需要,而非出自於自身經濟發展需要。
但這次陸方展現高度合作意願,主要除了基於金廈地緣關係是深化兩岸合作的最佳試驗區外,更重要的是福建被納入習李新政「一帶一路」的核心區,廈門又被納入「先行區」,作為新經濟模式創新的排頭兵的「廈門自貿區」又已掛牌成立,其具體成效當然要以對接台灣為目標,因此對接金門更成為福建對接整個台灣的首部曲。試問,若金門在「一帶一路」的核心區與先行區毫無合作進展,試問如何垂範台灣?又如何彰顯廈門自貿區的績效呢?相對地,金廈若能深化對接,金門成為兩岸深化合作的示範區,則對台灣能產生積極的垂範意義。因此,福建要打開對接台灣的鑰匙就在金門。
第二、陸方基於因應2016台灣變局而展開「金廈合作」,鑑於2016年台灣大選很有可能政黨輪替,民進黨可能會全盤檢討對中國經濟依賴的問題,對「海西區」是否會採取防衛措施,甚至採取阻斷「海西區」對台經濟吸納作為,若無因應,屆時可能對福建發展與定位將帶來致命打擊。因此,現階段全面展開與金門合作對接,具體積累成為兩岸交流合作的現狀成果,讓金廈合作成為兩岸合作交流的「現狀」,讓民進黨執政後也沒有理由「倒退」。此外,對大陸而言也能符合「抓住金門就能拉住台灣」對台戰略意涵。
強化或提昇廈金區域合作已成為大勢所趨,無論陸方是基於「一帶一路」戰略思考或是因應台灣政黨輪替的考量,站在金門主體性發展立場,都應以最充分準備、最好規劃,掌握這得來不易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