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行政園區談造鎮
日前金門縣府行政處長針對行政園區規劃提到,新園區位址一經選出,新造鎮計畫也將同步展開規劃。我們願針對此議題論述之,以為相關單位參考。
「造鎮」是一種類似於「理想國」的概念;卻又不同於都市計畫。造鎮是指重新建造一座宜居的新市鎮;一座符合生活美學的宜居環境。諸如便捷的交通系統、廣闊的公園、優質的學校、現代化的市場及購物中心、遊樂場、學校、圖書館、安養中心、殯儀館等。以便吸引高素質人口常住,進而創造工作機會,繁榮經濟。最有名的案例就是遠雄的天津生態城一樣:將原本荒涼、廢棄的鹽鹼地,蛻化為一座生態、環保、節能的宜居城市。
因此,我們以為,金門應立即檢討目前不當的福利政策,廣籌財源,禮聘國內外有經驗之專業團隊,開國際標;必須是得過國際獎項之集團、個人,以免橘逾淮為枳,以「造鎮」之意象,將金門規劃為行政區、經貿區、住宅區、景觀區,重新「造鎮」。配合拆除老舊破損建物景觀,在現代工藝美學下再造新金門,分述如下。
行政區方面,也就是新行政園區部分,應以能代表金門意象之建築工藝,重建行政中心,將所有中央到地方政府機構集中辦公,配合寬廣之停車場、林蔭大道、機能動線等周邊現代化設施,完成新金門的行政區,乃至像白宮一樣成為觀光景點。
再來是經貿區部分,應如台北世貿一樣,建構一塊集商展、商務、會議、餐飲、住宿等服務之現代化美輪美奐建築,輔以良好之現代化周邊設施,將地方特產到高科技產物,皆集中在此服務,以啟商機。
至於攸關人民大計之住宅區部分,應禮聘知名建築師如法國建築詩人波棕巴克等,以歐洲鄉村之社區方式規劃之,戶數以一百五十戶左右為宜,整個社區保留三分之二以上之公共空間,以供綠化等公共設施之用,採委員會嚴格管制品質,為了防止炒作,應以「租賃」方式為之,營造一處閒散、綠茵、翠蔭的居住空間。
最後是景觀區方面,以僑鄉、戰地遺跡、蔚藍海岸、潔白沙灘、稀有鳥類及古蹟為點,統籌規劃之,更重要的在於如何活絡之。而串聯這些「新鎮」者,就在於林蔭步道、自行車道及快車道等。為了展現「水岸城市」特色,更應全力開闢水岸景觀道,進而規劃林蔭步道、自行車道、公車道等串聯之,以啟未來。至於廣大的地貌,均應立即重劃,平坦地一律種植草坪,崎嶇地一律種原生森林,效新加坡及歐美先進國家之例,推展種林植草業,創造出具真正的生態島嶼風光。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面對海西特區的崛起,兩岸的亟變,如何重振金門,曾有鄉彥披文呼籲:應秉重造巴黎成功的奧斯曼精神,有計畫地將市區內60%的破舊建築徹底拆除;甚至是許多中世紀名勝古蹟,也在他一聲令下灰飛煙滅,雖有爭議,卻奠立巴黎花都的浪漫精神。這才是大視野、大格局的造鎮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