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人口增加的虛與實

發布日期:
點閱率:2,728
字型大小:

金門縣人口持續增長,至今年6月底止,戶籍人口數已達129831人,較去年年底增加2108人,人口增加率位居全國22縣市第一,相較於多數人口增加緩慢,甚至負成長的縣市,過去20年來,金門縣的人口成長率,可謂一枝獨秀。
檢視金門縣歷年人口數變化,1992年11月7日金門解嚴,當年年底金門縣設籍人口數為44170人,此後逐年緩慢增加,2001年1月1日,開放金廈小三通,當年年底設籍人口數達56958人,此後設籍人口快速增加,到了2011年年底,正式突破10萬人大關,達103883人,依此增長速度,金門地區設籍人口數短期內就能突破13萬人,遠高於澎湖縣的10萬餘人。
人口數是評估一國、一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人口數太少支撐不起一定規模的消費與內需,遑論帶動區域內經濟產業發展,就此脈絡,吾人應可正面看待金門縣的人口增加。
依前揭統計數據,自1992年金門解嚴以來迄今,金門設籍人口數從4萬4千人增加至13萬人,23年間增加高達3倍,成長幅度不可謂不驚人,惟進一步檢視人口增加的原因,金門人口之所以持續增加,並非出生率大幅提升所造成,而是「遷入人口」遠高於「遷出人口」的結果。
亦即,金門人口持續出現淨成長,關鍵在外來人口的入籍金門,問題是,「設籍人口數」並不等同於「常住人口數」,就這個角度來說,金門的實際居住人口應該遠低於設籍人口數,也就是說,金門縣的人口數或有「虛胖」之嫌。
一地的人口增減,不外「推力」與「拉力」交互影響的結果,早年金門生活環境艱難,住民謀生不易,而有「落番」、或遷居台灣者,這是使金門人口減少的「推力」;20年來,金門本地的主客觀條件已然不可同日而語,加上「小三通」、「金門大學」、「金門大橋」等重大政策與建設的推動,從而使金門產生吸引外來人口的「拉力」,依此而論,金門人口持續增長也等於是金門發展歷程的見證。
無可諱言,外來人口之所以選擇入籍金門,固然有因就學、就業、結婚而遷入者,但也不乏有著眼於金門優渥福利政策的入籍人口,有必要追問的是,扣除原籍金門,因就學就業必須離開家鄉的鄉親,目前究竟有多少設籍金門但並未長住金門的遷入人口?
對此,或許並未有相關單位做出確切統計,但我們不得不指出,如果只是因為金門福利措施而遷入,但並未有長住金門的事實,這樣的「遷入人口」除了美化金門人口統計數字,並無助於金門的發展,甚至有分食金門福利資源之虞。
誠然,目前為止,金門、連江是僅有兩個沒有負債的地方政府,但這並不意謂著我們無須留意金門的財政狀況,相反地,為開源節流、健全地方財政,並使福利政策真正嘉惠縣民,現行未實際居住的遷入者同樣適用縣府福利政策的作法,實有嚴肅面對、認真檢討的必要,規定遷入人口每年必須實際居住金門一定時日方能適用金門縣福利政策,或許不失為可以思考研議的方向。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