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從中元節談正信宗教

發布日期:
點閱率:661
字型大小: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可見宗教在傳統文化上之重要。因此如何以良風美俗之動機,導引使金門宗教提昇普世價值之人文觀,應是為政重點之一。
金門向以宗教鼎盛為名,尤其是大乘佛教及傳統宗教;但就金門現況言,方術凌於宗教;且早已奪紫為朱,令人深憂;尤其是高調焚燒紙錢等反環保現象,足令有志者省思;尤其在中元節來臨之際。基於媒體之責,我們願就此提供淺見以供卓參。
自亞里斯多德以來,即認為人格教育應結合學校與宗教;且環視國內各正信寺廟,所供奉之大小神祇,其成道原因,皆因有崇高人格所致,而佛教各種修持亦莫不以律己修持為本。因此,完美的人格應是任何宗教首先必擎的大纛,更是我們分辨正信與否之標準。
以正信佛教言,邪道最常迷惑眾生者,莫如一些怪力亂神論點,如神通。幸好在《大智度論》中有所謂四依法可以分辨。因為正信佛法是一種「內調心性,外敬他人」的見性開悟,所謂「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所以正信佛教是排斥神通的。《高僧傳》中曾記載高僧以神通來化劫救難,但卻必須付出圓寂代價等公案,救世方且如此,更遑論那些藉神通來惑世斂財之舉。因此民間一些以神通、供品、焚紙錢來迷惑眾生等論點,皆非我佛真如,亦非現代環保世紀所當為。
再來談崇拜。佛倡「眾生平等」;慧能禪師即說「自性能含萬法是大。」所以修行首重謙沖自抑、泯除貢高我慢的習氣。因此一代高僧如虛雲、廣欽等從不敢以「大師」等名號傳法。也因此正信佛教是不會塑金身、造佛像以供信眾膜拜的;佛教之偉大處就在於「眾生皆有佛性」,因此眾生皆是平等的,更無所謂上下人神之分!而以老莊為義理之傳統宗教,且不談其高深義理,凡對南華經有識者皆能意識到,教義在心不在物,更別談以大量之供品、紙錢等世俗之儀。
另,佛家談無相布施。因此若以貪求來世福報,或今生消災求償的心去布施,怎會有功德?因此,今日一些法會以財富供養求福報,甚至以供養金多寡定福報等級等做法,不但違反經義,也犯了分別心。其實佛法如親心,「心存善念即是佛」,有此心念者即有福報,而非世俗之財富眾寡,否則豈不淪為買賣收賄之行為?
宗教本就是生命的精神觀,而具有化育眾生的主政者,即是如何透過正信宗教之人文意義,教化人心,以補教育之不足,期使整個社會理性而人文、守法而感性,這才是金門宗教應走之至道!
且以中元節及七月拜拜來說,這個本是佛道文化之節日,但今天有誰能了解其至道,及悲憫之意義?有的儘是鬼神之說;恐嚇之論,乃至大燒紙錢之舉,正足說明本論之道。也因此,我們必須正視此問題,重拾自亞里斯多德以來,即認為人格教育應結合學校與宗教之宗旨;但其宗旨是必須回歸至宗教本意:其成道之原因,皆因崇高人格所致!也因此,不管任何宗教,皆應回到律己修持之人格為本,這才是我們舉行中元節及七月拜拜之時代意義。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