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見金門醫療改善進步再進步
縣長陳福海於104年八月十九日上午,忙裡偷空,親自主持(104)年金門醫療照護發展基金第三次審查會議,並聽取衛福部金門醫院院長王必勝提報三項提昇醫療服務品質重點,即席表示:金門醫療的痛是危機,也是轉機,在醫療基金裡頭所提之醫療需求都會全力予以支持,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儘快讓人民好感。詞簡意賅,句句出自心坎,念茲在茲,一直列為施政優先重點,持續不斷推動加強,值得肯定。
持平而論,金門醫院醫療之服務品質水平,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整體之發展進步,大家有目共睹,僅以醫療環境為例,空間寬敞,空氣流暢,內外整潔,不遜於境外任何醫療院所,祗是受限於主客觀因素,醫護專精人力猶有不足,科技醫療器材還需更新充實,而為因應醫治泌尿器官結石疾症所需購置之〈碎石機〉,也將在既有良好醫師陣容,精益求精,增添人手以後,全面展開服務患者。此外,大家最為關注搶救〈心肌梗塞〉急症,分秒必爭之〈心導管〉科技醫療器材,由於招標作業繁複,曾經流標再標,其間曠日廢時,依法行政,只能按部就班,迄至近期始由衛福部主管署處完成公開招標程序,迨後廠商交貨,尚需初驗、複驗、測試,一切合乎規定,即可辦理總驗收手續,屆時倘無缺失,即可啟運來金進行安裝使用,所需敦聘之尖端醫療人力,則是一組人共同操作,並非一人可以達成使命,邇在王必勝院長積極奔走爭取之下,可望獲得解決,不啻一大福音。換言之,金門之醫護人力、器材、醫術之引進購置,盡在每年年度計劃執行要項之內,並以為其當為、做對、做好,將錢用在刀口上作為追求之理想目標。
無可否認,「需求」與「供應」失衡,一樣予人有感,所不同者,則是有「好」也有「壞」之別,此情此景,市場之上,司空見慣,諸如想買之物品,市面如果缺貨,大家見怪不怪,少有情緒化之評論。反觀從事醫療服務之名醫大夫、護理同仁,卻常因為「需求」與「供應」問題,而致引起誤解與怨艾,其實白袍群體,是「人」不是「神」,是「醫」非「仙」,因此醫患之間,應以同理心相待,誠如榮獲百年醫人第二十一屆醫療奉獻獎之縣籍資深三十年腸胃科名醫林仁鑫所說:「醫師要醫病,也要醫人」,一語道破醫護工作何其艱鉅,責任既重且大,除把脈斷症,對症施葯,疏解患者病痛,也要安撫患者情緒,讓其充滿信心,擺脫心煩氣躁,印證偶有發生之醫患關係欠佳個案,事出必有因,自可理解。畢竟醫患都希望視病猶親,「對症下葯」,「葯到病除」,皆大歡喜,何況醫師培養不易,經驗與醫術需要時間歷練累積,其間之辣酸甜苦,天人交戰狀況有之,誠非局外人所能全然了解,緣此,醫患兩者相互包容、諒解、扶持與鼓勵,非常重要。
根據了解,最近地區患者後送轉診人數大為銳減,整體用心服務成果眾所樂見,亦即縣政、衛生與醫療團隊三者,密切協調配合,鍥而不捨打拚,促使動力、助力、拉力、整合力落實加大,充分發揮預期功能, 又如縣政團隊,在縣長陳福海親自帶動之下,化被動為主動,給予醫療團隊支援打氣,有鼓勵即有士氣,有士氣即有熱忱,眾志成城,力量無窮。
欣見醫療團隊骨幹不離不棄,無怨無悔,一本初衷,服務至上,多位學有專精新力軍,此前陸續到任上線,秉持懸壺濟世,守護金門,服務鄉親之赤誠,勞怨不辭,各科醫護成員堅守崗位,為眾生醫護事務奉獻智慧心力,與其只說需求,不如隨時伸出雙手,為金醫全體醫護團隊成員加油,說聲辛苦了,申表敬意與謝忱。
總之,成事主體在「人」,醫護志業亦復如此,期盼「動力」也在人,亟需大家群策群力,祗要有決心、信心、恆心,三心合一,發揮人間大愛,金門醫療之改善,與日俱進,可望可及,看得見,用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