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金門安全農業島
為了要讓國人可以吃到健康安全的在地農產品,農委會推動各式農產品驗證規範,與審查管理已行之有年,「安全農業入口網」為了進一步拓展安全農產品的銷售管道,歷年來均有舉辦「安全農產品電子商務獎勵活動」,除了讓通過安全農產品驗證或審查的農產品經營業,可經由電子商務建立新的銷售通路,同時也讓重視健康安全的消費者,可以直接安心選購真正的安全農產品。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鑑於近幾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風波不斷,甚至於推動近30年的吉園圃標章,也因仿冒問題遭中央宣告退場,將以產銷履歷及有機驗證取代之。也因此,為了讓民眾能夠吃得安心、吃得健康,目前台灣各城市均鼓勵農民參與「產銷履歷驗證」,除了要求農民栽種的作物都必須符合「臺灣良好農業規範」外,也要求農民必須紀錄作物的栽種及生產過程,加強自主管理,而消費者則可利用QR code及時從公開透明的產銷履歷平台,看到農戶資料和生產過程。透過這種公開透明的模式,增加農民對自己生產產品之責任感,積極努力的創造最優質的產品來營造屬於自己的品牌,消費者可更安心的選購這些安全農產品。
其實上述諸種措施,均可說是有機農業的衍生;安全農業的定義。它是一種環境友善的耕種方式,除可生產安全、優質的農產品供應消費者外,亦可降低農業生產對環境污染造成之衝擊。針對此項措施,農委會已組成有機農業技術服務團,輔導農友申請有機驗證,協助生產設施(備),推動有機農業集團栽培區,擴大有機農產品生產。舉辦有機農業經營管理教育訓練,積極建置學校團膳有機食材供應體系、輔導零售通路設置有機農產品專櫃、有機農夫市集等,拓展有機農產品行銷通路,在可見未來,市場必增,金門何能例外?
日前金門縣長陳福海會見行政院農委會種苗改良場場長楊佐琦一行多人,對彼等長期協助繁殖高粱種子及冷藏種苗,表示感謝外,並進一步表示,將建構一個健康安全的金門農業,透過「綠色通道」把金門品牌的農產品,行銷到大陸廈門市場,創造農業經濟效益。縣長且當場請教,金門適合種植那些經濟農作物?可見決心明確,值得肯定與支持。縣長指出,將來計畫推動金門的健康安全農業,不使用農藥,讓金門成為一個「無毒、健康的農業島」,在有限的土地上,除了現有的高粱、小麥、花生等經濟作物,也要去轉型讓農友從事種植健康安全農產及增加收益,讓金門成為「無毒、健康農業之島」。
從成功案例可以發現,專業、投入、契作是有機農業成敗之主因。因此,我們在肯定此項構想之餘,更希望能秉上述之理念,以專業來經營之;以投入來持續之;以契作來保障之。使之成為一項永續經營之經濟作物,成為金酒之後,另一項金門奇蹟。以金門之開發現況,廈門市場之潛力,我們相信,只要有心人,定有成功之日,且讓我們以喜悅之心情,共迎安全農業島之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