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寬綠化金門道路交通網
日前縣府針對金門縣觀光經濟發展的樞紐;推動有關島內道路的拓寬及綠化:環島北路高陽路口至洋山路口路段,全長約二點六六公里;環島南路料羅圓環至復國路口,全長約一點三公里。這兩段路段道路拓寬工程,縣長陳福海要求於年底前發包施工,落實建設執行力,也加速推動縣政基礎建設向前邁進,建構美好浯島家園之施政理念與願景。
位於金沙鎮轄區內的環島北路,將規劃成雙向混合車道,寬十二公尺,汽車道各三點五公尺,外側各有機慢車道,若是加上規劃植栽帶,總共二十二公尺;另,其道路拓寬排水是以生態方式。而且,為了保持環北路原有美麗生態綠廊景觀,拓寬後道路外側也將補植行道樹,期盼能以較之前更恢宏之林蔭大道,使縣民及外來者能有全新生態之感受。
至於金湖鎮環島南路段,料羅圓環至復國路口道路,是碼頭至金城地區重要的貨運交通道路路段,全長約一點三公里,也由現在八點五公尺,拓寬到十一公尺,料羅圓環深具軍事文化觀光價值,也將併同拓寬工程進行綠美化,使其整體景觀更為美麗!
誠哉斯言,「為何先開運河?因為城市發展首在交通!」早在民國八十五年間,即有鄉彥著文「再造浯洲有請奧斯曼」,指出有奧斯曼,才有浪漫迷人的香榭大道,因此,重振金門應從交通做起!如何規劃島內交通。其目標,也就是願景應以快速、寬敞、筆直快車道、機車道、自行車道、休閒步道為骨幹。輔以明快、便利、國際化之交通標誌(如一律以號碼代種原有路名),方便外來客按圖索驥。其文章中最重要之意念即是,希望相關單位在規劃時,應以原生樹區隔快車道、機車道、自行車道及行人道,以串聯成一片「林蔭道路網」。
金門早期在軍方主導下,交通網四通八達,早有美名。但不可諱言,由於時代需求、交通工具等早已昨是今非,物換星移,不符今日所需。且以遍布金門之現有交通道路來說,大都是一線道,沒有機車道,更沒有自行車道及人行道。不僅不符所需,在安全上更是令人心驚膽跳,所見皆是大車小車爭道、汽機車搶路。因此此次環島北路、南路工程之規劃,毋寧是金門交通之試金石,宜允為賀,共賀之、支持之。
然而,除上述之道路工程外,也希望能針對全島,盡一切可能全面拓寬改善,最基本的設施有三:汽機車道分離,不致有汽機車混用之亂象,此其一;再來是各車道遍植原生樹,建構綠色道路網;最後是路名可適度更新,依先進城市規例,方便外來訪客能立即明曉。也只有這樣,才是現代化城市之道路規格,更是金門邁向現代化之必經道路。當然這中間困難重重,諸如涉及到土地徵收等;但設若不做,則未來將更難做,思及此,能不付之行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