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一起愛海洋淨灘新生活

發布日期:
點閱率:770

金門四面環海,地形多樣化,具有豐富的潮間帶生物,同時亦是候鳥遷徙、南來北往的重要中繼站,島嶼豐富多元的生態環境,蘊含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我們親近著海、認識海,享受著海洋給予的美好,也應進一步了解海洋生物的困境,更應知曉正確處理海洋垃圾的重要性,從陸地到海洋,島嶼組成的每一份子都可以是環境守護的種子。
根據近年於國際淨灘間的垃圾統計,海洋垃圾兩大頭號殺手,分別是免洗餐具及塑膠垃圾。塑膠材質的問世,改善人類生活上許多便利,但塑膠無法在自然環境中被微生物菌所分解,也因此造成環境上極大的汙染,不只隔離了人與海洋的距離,而這些人類所製造出來的垃圾,確實也影響了海洋生物的生態。
報載,台灣沿岸海灘有很多寄居蟹找不到殼,有些寄居蟹更是悲情,背著塑膠空瓶、玻璃瓶蓋趴趴走;而經海生館專家指出,寄居蟹一天到晚都在找殼,連同伴的殼也會毫不留情地搶奪,若實在找不到適合的螺貝殼,就會無奈選擇塑膠、瓶蓋當成家。 而海洋螺貝類的殼數量減少、遊客撿拾,也會讓寄居蟹變成無居蟹。
另外,飛翔在空中的海鳥也受害,因為誤食,誤將海面上漂浮的塑膠垃圾以為是魚的蹤跡,牠們的遺體被發現塞滿了塑膠垃圾。而海裡的生物也躲不過,會吃水母的海龜,看到飄浮在海中的塑膠袋,會誤以為是水母而吃下,結果塞住腸胃道,無法消化、繼續進食,最終死亡。
而每逢季風與洋流帶來的大量海漂垃圾,一樣令人觸目驚心與困擾。空酒瓶、礦泉水瓶、鞋子、保麗龍板、打火機、鐵罐、藥罐、針筒等,琳瑯滿目,中國大陸的經濟快速發展,環保意識緊追不及,離島金門則必須被迫承受隨洋流而來的海漂垃圾侵襲。
海灘樣貌的維護相當重要,透過淨灘活動,促使軍民參與、聯手清理,從而將海岸維護的觀念深植大家心中,還原海岸環境自然風貌,並盼各單位共同響應,為海灘的乾淨與優美盡一份心力,而乾淨的海灘、無瑕的海岸景觀,還能成為發展海灘遊憩休閒的資產,提供遊客及當地民眾優質的休閒活動。
金門各鄉鎮公所清潔隊員、環保人員、金防部官兵、海岸巡官兵、志工、企業團體等,亦不定期舉辦淨灘活動,以清除海漂垃圾為重點工作,大夥兒賣力清除海灘垃圾,還原海岸沙灘潔淨風貌。淨灘不只是形式,也藉由分析這些垃圾的來源,我們不僅能呼籲社會大眾正視海洋汙染危機,進而改善海洋汙染問題。
海洋垃圾全球流動,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有人以為海邊的垃圾都是居民、遊客或漁民或來自對岸的隨意丟棄,其實不然,很多垃圾都來自你我日常生活。當我們隨手在街頭丟垃圾,風將垃圾吹到水溝蓋上,掉入下水道,但在並未全面施作汙水下水道的情況下,垃圾會直接被排入河流、沖刷入大海,造成海洋嚴重汙染。
海岸是金門的重要資源,也是金門在發展觀光時,一項極為重要的觀光資產,因此是需要眾人加以守護,這也符合縣府建構金門幸福島嶼,守護浯島家園的政策不謀而合。「最美麗的風景不是美景本身,而是守護美景的心。」也盼用熱血及創意,透過邀請大眾參與,體認環境的重要及美好,讓守護美景的態度深入每個人心中。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