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縣政成果 讓鄉親有感
報載:金門縣政府於日昨召開104年第九次縣務會報,由縣長陳福海親自主持,縣府各處局主管暨鄉鎮長出席與會,除審議通過建設、觀光與教育息息相關八項重大提案,同時討論與金門未來發展相關議題,大家念茲在茲,莫不希望看到金門日新又新,繁榮進步。
根據了解,此次縣務會報,縣長陳福海有感而發表示:綜觀金門整體建設,還需團隊成員群策群力,心手相連,共同加油向前邁進。倘若執行力道不足,縱有再好政策,也復枉然,並無助益。又說,他不斷靜思反省自問,渥蒙社會大眾垂愛,得有機緣回饋鄉親,如今上任瞬將屆滿週年,歲月匆匆,到底做了什麼?要鄉親感受什麼?難道只有早年服行民防自衛隊勤務人員,年滿55歲每年發給三節慰問金嗎?難道連一條政見都做不出來嗎?因而他剴切要求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以身作則,帶頭付諸行動,依法行政,將事辦好,交出具體政績,讓鄉親有感。
持平而論,庶政龐雜,需求多元,顧此失彼,殊屬難免,可謂任重而道遠,此時此刻,民意所繫事務,不容敷衍打折,身為縣政導航者,仔肩繁重,壓力加身,其中酸甜苦楚,誠非局外人所能盡然了解,最需大家同心同德,共事赴功。
記得早年戰地政務時期,有位資深政戰將領兼任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秘書長,負責綜理金門地區督導事務,身歷其境常與民眾接觸,咸表民意不可輕忽,爰而曾以「搶時間,趕路程」之服務理念與精神,期勉全體公僕同仁實踐力行,藉以消弭民怨,如今雖然事過境遷,惟民意需求與日俱增,有增無減,縣長陳福海要對金門榮枯盛衰一肩挑起,事事求快求新之心情,不難理解,緣此,他在會報中連串問號不是口號,而是滿懷理想、抱負、熱情與期盼。要求縣政團隊主動出擊,發揮預期功能戰力,向鄉親交出成績,何況流光易逝,時間就是本錢,化被動為主動,將事做對做好,非常重要。
正因如此,要有負責盡職之壓力才有動力,也才有執行力,對事而言,有其正面價值,可有不可無,亦即如果沒有壓力加身,抱持得過且過,過一天算兩個半天之服務心態,姑且不談能否趕上時代趨勢,自也難以滿足民意,如此循環結果,理想恐將落空,績效可能掛零,縣長陳福海之所以屢屢提到他以一天當兩天用,一語道破公僕必須具有責任心、榮譽感與旺盛企圖心及服務熱忱,倘若公僕只辦公不辦事,縱使一天當三天用,也無任何意義,凡此值得施政團隊成員共同惕勵,身在公門好修行,爾俸爾祿,打拚回饋,理所當然。
再說:在政府設官分職之體制下,施政之成敗俱與公僕平日服務理念、態度與才能息息相關,環環相扣,密不可分,也就是服務態度,影響高度、廣度與深度,祇是既高又廣且深之服務態度,胥賴公僕一本初衷,負責盡職,任勞任怨,有公無私,好要更好,比擬經營自己事業,亦復如此,道理雷同,不能原地操兵,唯有求快求新求變,才有發展先機。
且看政府長期以來,致力改革創新,惟在龐雜行政官僚體系中,卻是有改無革,許多陳年積習,依然普遍存在,諸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上緊下鬆、不推不動、陽奉陰違、得過且過」等,迄今時有所見,因而應有釜底抽薪之道,亦即分層負責,逐級貫徹改善服務態度,整飭工作紀律,並由幹部以身示範,落實全面教育宣導與督導要求,做到賞罰分明,留優汰劣,期以提振公僕工作士氣,鼓舞使命必達,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用心鄉親感受得到,績效也看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