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握地利接踵「馬習二會」
日前縣政府大陸事務諮詢委員會召開第二次會議,會中縣長陳福海特別強調,金門應善加利用地理區位,抓住「馬習會」之契機,進而建構2016總統大選後,朝兩岸和平交流友善環境而努力。縣長進而表示,若金門能成為兩岸非戰區或和平示範區,則金門將是「馬習二會」最佳首選地點。當然也歡迎兩岸事務第五次首長會議在金門舉行;善握馬習會後金門之地利!
有關馬習會世紀之握,姑不談國內之民調反應,我們且以世界主要國家為例,來看其反應以為本論述之依據。對此歷史性之高峰會,美國白宮即表示謹慎歡迎,發言人喬什·歐內斯特(Josh Earnest)在記者會上表示:臺海兩岸擁有穩定與和平的關係符合美國的根本利益;而國務院也於11月7日由發言人John Kirby公開表示,美國歡迎臺海兩岸的領導人會晤,以及過去幾年來兩岸關係歷史性地改善。美國對臺海和平穩定有著深厚且密不可分的利益,也鼓勵兩岸雙方繼續在尊嚴及尊重的基礎上加強關係、降低緊張並促進穩定。
歐盟也由對外事務部發言人,在馬習會前表示已經注意到兩岸領導人將舉行會議的訊息,也相信這是充滿希望的一步,會持續關注事件發展。馬習會後,歐盟對外事務暨安全總署聲明:「兩岸領導人週六在新加坡的首度會面,是令人鼓舞的一步,展現出雙方在持續和解過程中所建立的互信。歐盟期盼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發展,裨益兩岸人民。」
至於地主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則在臉書上恭賀馬英九總統突破兩岸關係,其外交部更表示這是自1949年以來,海峽兩岸關係史上一個里程碑,作為海峽兩岸雙方長期的密友,新加坡樂於協調及成為海峽兩岸領導人,進行直接對話的地點。可見不管成效如何,也不管國內政情如何,馬習會之正面效果及影響,是無庸置疑的,正如阿波羅所說的: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將來歷史必將留名。
也因此,我們相信,歷史是往前進的,不可能回頭的;和平是無法阻擋的,不可能回頭的。因此,來日必有二次、多次之「馬習會」。我們樂觀其能成行,更希望正如陳縣長所言的:善用金門地利,在金門舉行!
以金門之地理位置;以金門之歷史因緣,設若在昔日國共雙方血戰之地,把酒言歡,則其和平意義,豈是在新加坡會議可比。其背後之意義,又豈是一言可盡。姑不論此,以此次馬習會為例,全世界媒體近600家蜂擁而上,使新加坡一夕間在全世界呈現,若轉換成金門,其效應豈十年之功可至,也因此,我們全力支持縣長此論點。
但是,且看此次地主國對會議之安全、機能、後勤等支援之細膩、週全、效率等,更是會議成功之重要功臣。因而我們必須誠心呼籲,及早作好準備,待機而動。諸如此次大陸事務諮詢委員會所提到:金門酒廠將打鐵趁熱,計畫推出兩岸和平紀念酒,並請觀光處就發展旅遊部分,加把勁做好相關工作;尤其是有關透過兩會安排兩岸環保問題,研商海漂垃圾及垃圾運經廈門處理之具體作法,提升區域空氣品質等,更是地區亟待努力的重點,我們應把握此一契機,為金門未來的發展奠定更好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