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塑外語學習情境讓教育具有競爭力
報載近年來,歐美遊學不再是唯一主流,「菲律賓遊學」學英文也慢慢在金門地區熱起來,嫁來金門的柯蓉蓉(Lydia)是菲律賓的牙醫師,婚後專心做起家庭主婦,因為孩子的英語學習,激起她要陪同更多金門孩子到菲律賓遊學的念頭。而本次議會定期會,許華玉議員也要求教育處除補助國中生出國遊學外,還要「往下紮根」,連小學也納入補助出國範圍。出國遊學學英文,已然成了金門國教的重要課題。
誠然,學習任何語言,不外乎讀、寫、聽、說,但最終目標還是聽和說。英文做為一種全球化程度最高、廣博度最深的語言,更不會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缺席,而且現在似乎還愈來愈有朝向終身學習發展的趨勢,不論我們要不要、想不想,英文已然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學好英文,對於還有漫長學習歷程的孩子而言,重要性更是勿庸贅言,因此,縱然金門是個離島,卻也同樣要有世界觀與全球性的視野,「遊學」便成了重要的選項之一。
遊學就是如何把全球當作教室,希望藉由實際的融入語文環境,提升外語能力、掌握國際知識、理解多元文化、開拓全球視野納入學習領域;對此,金門有其弱勢,但也掌握契機。陳縣長曾說過,「金門的教育資源比台灣好,要跳脫台灣教改思維,除了要有金門自己的教育理念、培育養成人才外,更讓金門教育具有競爭力!」全面性的提升英語力,便是箇中重要的一環。為了開闊學生視野,寓教於遊,更鼓勵學生跨出國際交流的第一步,金門縣政府舉辦二○一五金門國中英語教育旅行學習活動,帶著五十位國中八年級學生,前往英國倫敦雪伯恩學校遊學,與來自義、法、德、西、日等國學生一同上課。透過暑期英國遊學活動,協助青少年延伸課堂學習的視野,與真實的世界接觸,更也提供與歐洲學子們互相交流的機會。這個情境式的學習方式,不但可以體驗異國風情與文化,對孩子們的學習動力、人際關係更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不像傳統課堂上的「啞巴英文」教學,縱若能博得「滿分卷」的光彩,在聽說能力上也不能應對日常性的需求。
事實上,金門對於英語情境的投資從來也是不遺餘力。縣府除了補助、組織國中生遊學外,更在各校設置英語情境教室、補助班級英語圖書角,成立英語資源中心辦理國小英語村遊學,另外,從九十六學年度起,試辦英語史懷哲計畫,引進外籍英語教師到國中、小學進行英語協同教學,目前每校至少都有一名以上的外師等等,當然,這樣的努力也未必便能立竿見影,但整體學生的英語能力提升確是事實;目前國中會考英聽成績,已經從後段班達到全國水平。
當然,遊學也只是個誘因,要不要學、肯不肯學,還要看能否激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而定,不論是就近的菲律賓或歐美各地,都可以是學習外語情境式的場地;根據縣府的規劃,明年的遊學名額將增加,並往下到國小五年級,但不論是何種安排或福利,還是要家長會的配合與參與;「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已然不是最好的動因,我們更應該要讓孩子清楚的知道,外語是他接軌世界的重要媒介,強化自我的競爭力,才有助於開拓更多的學習領域與視野,讓自己擁有最基本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