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實現金門低碳島 應優先落實大電網建設

發布日期:
點閱率:817
字型大小:

巴黎氣候會議即將召開時刻,馬總統特地帶著閣揆和相關部會首長,到台灣各地視察節能減碳設施。總統指出,會持續希望能推動完成新北、台中、台南跟宜蘭4個低碳城市,還有澎湖跟金門2個低碳島。希望2020年完成北中南東低碳生活圈,希望努力以實際行動達成節能減碳目標。
低碳議題會持續引起全球關注,甚至是成為世界多數國家的共識,並執意為其設定減碳目標、制定減碳策略等等,其最主要的根源,就是傳統能源並沒有我們「想像」或如其「表面」上的便宜。以最受爭議的核能而言,整體的發電成本或許低廉,卻相對必須付出對環境的影響、生態的破壞,甚至是人命的重大代價,而且其歷程是不可逆的,甚至是會造成數十年、百年以上的傷害,但就算如此,多數國家仍不能捨棄對核能的依賴,就算是受過核災的日本尚且如此,遑論其他。而為了達到對生態環境最大的保護,以及降低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再生能源的利用及開發便成了未來能源政策的主軸及目標。
事實上,能源政策是個很大的議題,也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我們該關注的是,既然低碳、綠能已是大勢所趨及重要國策,政府的綠能政策就應該要有周嚴而細密的規劃及作法,而非是屈從現實的虛應故事。例如:只要談起再生能源,多數會想到綠能的模範生││德國;台灣有個政策跟德國學一半的,就是再生能源躉售制度。德國雖然是賣電給電力公司,有這樣優惠的錢,但另一方面自己的電價會往上加。所以使用傳統電力的話,電價會愈來愈高;使用再生能源的話,電價愈來愈低,以期最終達到市電平價。但在台灣雖然也實施再生能源躉售制度,也在發展再生能源,但我們電價卻不敢調漲,《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規定躉售費率(卻實施沒有收再生能源附加捐),台電就必須負擔;因此,綠電變成是一種政府補貼,而非使用者付費,更不能用調高的電價來投資節能設備,造成良性的循環;於是乎,再生能源便形同「雞肋」、猶如負擔,更不可能會有「真正」推動的動力。
再談金門,更是如此。金門與台灣並無大電網的連結,因為再生能源供給不穩定的特性,因此勢必會有一個總量封頂的機制,因此,就算製造了再多的綠電也存不起來、賣不出去,更無法透過大電網來做必要的調控及調節,因此金門雖然貴為馬總統口中的「低碳島」,以台電在金門的電網容量,根本無法符合未來低碳島綠電的大量開發,目前台電維持未來開發能量的用量需求猶有不足,更何談金門低碳島的未來願景與目標。
因此,考量金門建設為低碳島是金門的政策方向,而推動使用綠色再生能源係世人公認的普世價值,金門風場、太陽能等優勢發展綠色再生能源,絕對是未來的策略及走向;目前縣府計畫建置離岸大型風機,若不能併接大電網幾無可行性,這也是此前大陸國台辦主任造訪金門時,縣府向其建言,啟動「金門向廈門購電併接電網案」評估作業的主因所在。
總之,兩岸既然「水」可以通,金廈海底電信光纖電纜系統亦為兩岸合作建置,通電亦可依循兩岸合作模式開展,如此,金門低碳島方稱是打通任督二脈,擁有無限發展與馳騁的可能!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