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柔並濟施政之道
縣府日昨召開104年第26次主管會報,邀集包括副縣長以下局處主管、所屬二級機關以上正副主管及金酒公司董事長等於一堂,進行集思廣益,凝聚施政共識,會中縣長陳福海有感而發,只要中央給政策,從明年伊始,為打造一個全新格局的金門,全力以赴,心繫鄉邦未來,充分溢於言表。
他又明確指出:「金門需要資源,也要開放的政策」,繼而表示:就任即將屆滿一周年,我已「剛」得差不多了,該是「懷柔」的開始了,值此兩岸最關鍵的轉型期,他是求好心切,也有點急,但心心念念的無非是為這塊土地做些事,這個島的一切,他感同身受,就從明年開始,他會好好和大家「搏感情」,他會用柔和的身段,為打造一個全新格局的金門而全力以赴,期以毋負鄉親對他的期待。對於用人,他一貫的作法,就是要讓每個位子都能適才適所,深盼縣府團隊成員,大家能在既有的基礎上持續邁進。言為心聲,真情流露,有目標、有自許、有反省、也有要求與期待,道破金門所面臨艱難困阻,亟需中央與地方心手相連共赴事功。
有云:無欲則「剛」,急公好義,心正念純,無私無我,即是無欲,急之在公,是責任榮譽感之體現,乃公僕為民服務之動力,「剛」而又「急」,凝結心力,期以向前,只要「剛」而不「烈」,「急」而不「躁」依法行政,依法辦事,將事做好,並非壞事。反之,最忌任性,主觀、剛愎自用,腳步不穩,放眼周遭,由於個性剛烈,以致曲高和寡,公私不順兼而有之,放下身段,走進群眾,探求民瘼民隱,博採諫言,紓解民困,公私咸宜。
再說:「柔性」與「剛烈」顯然有別,「柔」是平和、和順、和緩,形之於外,舉止語態自然親切,即使只是初次見面,互不了解對方身分背景如何,也會留下「此人忠厚」印象,所謂:「以柔克剛」,乃是姿態低,敬事求是,廣結人緣,與人為善,就公而言,法理情三者兼顧,有所為有所不為,為其當為,厥屬正道。
一個時代公僕,倘若事事緊抱法條,鐵板一塊,既「剛」又「硬」,不行就是不行,忽略用智謀事,易地而處,同理心、固執己見、孤行強求,結果篤定事倍功半,惟若不斷檢討調整,化異求同,同中化異,化阻為助,事緩則圓,成效加乘。何況「懷柔」不是退讓,放棄理想、立場、原則,媚俗討好,反而有助拉近距離,增進雙方情誼,促使政策政令順利推行,也則嚴整紀剛,鼓舞士氣,至關重要。
審視許多民怨,日積月累,無減反增,究其種因,不在一切問題順利迎刃而解,盡如民意,而在公僕為民服務態度良好、進退應對有序,伸手不打笑臉人,好壞話一句,對人對事,影響深遠,縣長陳福海一番感言,值得公僕深省策進。
再舉一例,昔日有位學能俱優,能寫、能說、又能畫,可謂位高權大,文武俱全機關首長,只因個性高傲剛烈,動輒厲言疾色,主觀奇重,任內別出心裁,要求所屬提出改善市鎮交通方案,欲將鄰近其辦公處所一條平日流通之街道實施全天候管制,禁止汽機車通行,違者吊銷駕照並予懲罰,立意雖在維護行人安全,卻因操之過急,未慮各方反應,後來詢及一位屬員,囑就其個人看法表示意見,或許「忠言逆耳」,踩到他的定見紅線,頓時大發雷霆,甚而責令馬上辭職離開,最終拍板定案,調職了事,而其執意孤行之後遺症,非僅其個人威信受損,而是公私兩害,「剛烈」任事,「失」大於「得」,「柔順」則是「得」大於「失」。
總之,時代進步,人心丕變,公僕服務大眾,剛柔並濟,有助儲積能量,提昇工作績效,改善服務品質,消弭民怨、政通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