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善用華僑網絡 打造魅力僑鄉

發布日期:
點閱率:549
字型大小:

近代以來,金門成為著名的僑鄉之一。於1840年之前,金門人已往來於東南亞、東北亞等港口城市。1860年起,金門海外移民規模持續擴大,直到1940年代中期。內部經濟困頓與政治動盪的因素,是向外發展的推力;而東南亞殖民地經濟的興起,是吸引移民到來的拉力。其中1915年至1929年間,短短14年內,金門人口減少41.45%。
金門鄉僑的足跡遍及東南亞諸邦,如新加坡、馬來西亞檳城、吉隆坡、雪蘭莪巴生、馬六甲、柔佛新山等;汶萊斯市;印尼邦加島、勿里洞、泗水、雅加達、三馬林達、峇里巴板等;菲律賓馬尼拉、宿霧、依里岸;越南西貢(胡志明市)、泰國曼谷、緬甸仰光等。部份則散居日本長崎、神戶以及香港等。
正如學者王賡武所指出的,一開始他們的本質是「僑居社群」而非「定居社群」,這既與「落葉歸根」的儒家文化觀念一脈相承,又與僑居地不穩定、不安全的政治現實密切相關。這正是在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30年代以前,僑匯經濟普遍的原因。在那樣的年代,華僑提倡了新的思想觀念,也憑藉著經濟實力挹注地方發展,從獨立設縣、教育啟蒙、公共衛生到實業興邦,貢獻十分顯著。
華僑為金門留下了一大群具有高度文化藝術價值之僑村聚落、洋樓建築,今天成為無價的文化資產與觀光資源;同時,他們的生命歷程展現了不怕苦、不怕難、誠信樸實、樂善好施的精神,也留給後人很難超越的典範。戰地政務時期,華僑通過勞軍團的管道訪問家鄉。1970年代,新加坡浯江公會奔走籌資,經過近十年的努力,「華僑之家」落成,再一次以行動證明華僑關注家鄉發展的情懷。
金門,曾經因為冷戰體系而被世界隔絕的一座小島,在解除戰地政務之後,殷切期待「讓金門走向世界、世界走入金門」。然而,走向世界的捷徑之一就是善用華僑網絡。在東南亞各地,金門會館俱為當地舉足輕重的社團組織,金門裔的商業巨賈、政治人物、教育家、文化藝術家等也是各僑居國的意見領袖。金門的國際化及再發展,實應結合海外會館及僑民的力量。通過焦點論壇或工作坊方式,參考他們的企業經營理念且爭取投資的可能性,共同建設金門;並援引海外金門裔專業人士的經驗,為未來的發展把脈,提供可行方法。這樣一來,有機會恢復1930年代以前金門僑鄉的榮光。
還有,致力於華僑文化遺產的保存與活化利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課題。這些保護工作不僅為了觀光,更深層的意義是凝聚海內外金門人的文化認同。這幾年來,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日本等地的華僑非常喜歡組織旅遊團返回金門,他們一定要帶著第二代、第三代回到祖鄉參訪,祭拜祖先、探望親友、吃家鄉美食、賞悠閒風景。這些經驗,無疑地是海外金門人持續維繫家鄉認同的重要基礎。
以閩南其他地方為例,廈門島的北側地名原為「禾山」,但改革開放之後更為「湖里」;原隸漳州的海澄,更為廈門海滄。這樣一來,讓海外僑民的歷史情感發生斷裂,更無法直接辨識其故里,故屢次提議要求中共能改回原名。我們希望金門在現代化發展的歷程中,能謹慎調和發展與保存的衝突,盡量尊重歷史原貌,使得海外鄉僑返鄉時都能找到昔日熟悉或父執輩口述的事蹟。
魅力僑鄉,也應該是金門需要認真打造的品牌之一。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