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傳統建築頹屋整理的新作為

發布日期:
點閱率:1,693

眾所周知,金門最引以為傲的是保存了大量的傳統建築與聚落,代表著閩南文化呈現出特殊的文化地景,引起各方的注目,並成為重要的觀光文化財。其中,民居建築反映的是地方的文化、氣候、構築技術、社會經濟等條件,具體說明了地域文化的特質,其作為祖先們遺留給後世的遺產,最能代表每一個獨特地方可供辨識的特徵,是生活經驗的寶庫。因此,此些建築遺產的維護與保留,作為文化根源與歷史證物呈顯予世代子民,應是任何文化政策重要基石。
金門國家公園成立及其於1999年實施維護傳統建築風貌獎勵補助,以及2001年縣府進行傳統建築修復獎勵,即是為了推動傳統建築修復保護工作,經過十餘年的努力,有意願保存並修復者眾多,目前已有超過八百棟傳統建築獲得修繕。民眾藉此改善老屋水電、衛浴設備以符合當代生活所需,或透過活化再利用,讓它們風華再現。
然而,各聚落中仍有為數龐大的民居建築、洋樓,因持份複雜或後代移居南洋、台灣,致使房舍無人照料而破損,特別是二十餘年前開始,軍方大批撤離後許多原由軍方使用的民宅逐漸頹圮,草木叢生,不僅影響環境安全也容易產生公安問題。為此,縣府與各鄉鎮公所依據建築法的規定,進行頹屋、危屋的整理,初始採取清理屋面、牆體構造,全數拆除牆體後僅保留牆基高1.2公尺及石作門框等,並舖設水泥覆蓋原有地坪以利於排水、阻止草木生長。但此種美化、清理方式並未考量聚落地方歷史特色,亦未針對個別建築的安全、構造狀況,及文化價值進行評估,也未能考量日後可能的建築修復需求,而將多數構造拆除棄置。其結果是出現了許多水泥鋪面、齊頭牆體,原有的環境與公共安全改善措施之美意卻直接影響了聚落地景、紋理脈絡。
我們當瞭解,金門的聚落風貌蘊含了地區性的文化特質、人文氣息與環境意識,此種「地方性」的特性,不僅扮演著歷史見證的角色,也承載淳厚的傳統社群集體生活經驗與記憶內涵;傳統建築則引導人們對於時間與空間的認知感受,能藉其探詢生活中的歷史定位與認同自我的文化脈絡,其價值不在於經典與精美與否,而在於其展現出生活空間的和諧與質樸,人類與環境共存的特色。著名的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師亞柏提(Leon Battista Alberti, 1401-72)在其《建築十書》中即曾指出,普通材料如果能夠利用得當,會比雜亂無章地使用昂貴建築材料要和諧得多,並認為不規則料石建成的質樸鄉村房屋本身就是協調的,建築即是自然的有機體。吾人從金門的各自然村望去,那些群聚的傳統建築群,質樸的石構造、紅色磚瓦,不正是亞柏提所揭示的和諧、形式雅致且令人愉悅的要求嗎?
有鑑於聚落及傳統建築乃金門重要的文化遺產,縣府建設處檢討了先前的作法,針對頹屋的整理推出了必要的討論與設計程序,在顧及聚落主體環境整備、風貌維護及構造、公共安全考量,價值優先保存的思維下,透過適切的調查與工法調整,以環境整理配合加固、保護磚石牆體,取代過去拆除牆基為1.2公尺並舖設水泥的模式,望能帶動聚落風貌維護及構造特色保存,而非僅以整理工程拆毀此些和諧質樸的構造。其中,碧山聚落頹屋的整理工程加入了社區民眾的協力、珠山頹屋整理後的認養與環境整理,都是值得各方借鏡的新作為。
在金門全力進行建築文化遺產保護或推動世遺過程中,應思考正確的工程施作方式、減少外力對既成環境之影響,維護和諧質樸的聚落風貌,避免脆弱的文化與生態受衝擊。從頹屋整理的新作為開始,讓我們的聚落地景多些維護保存契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