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花崗石醫院坑道的歷史價值﹗
民國67年動員2萬多名軍人,歷經2年開鑿完成的金門花崗石醫院,是世界唯一藏身於花崗岩中的坑道醫院。然在2007年功成身退後,其後續運用卻始終牽動著在許多人的心。前陣子,金酒公司在辦理坑道內廢棄隔間、天花板及雜物的清除運棄時,將標案名稱寫成「花崗石醫院坑道拆除工程」,造成輿論一陣嘩然,又再一次將花崗石醫院坑道的後續利用搬上檯面。
花崗石醫院坑道移撥縣府後,縣府相關單位不斷集思廣益試圖保存金門獨特的文化地景及戰地獨特的產業風貌,期能從藝術文化及創產的積極策略上找到創新發展的可能性,一方面作為活化及保存金門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實踐,兼能觸發金門成為兩岸及世界國際藝術文化的交流平台。在這般宏觀的願景下,曾經出現過諸多可能性;例如:99年評估設置以金酒為主軸的免稅商店區、金酒生技體驗區、地區美食區及飯店住宿區;101年為配合「2013亞洲美術展在金門」活動,特別進行花崗石園區作為酒博物館暨當代藝術館等文創園區規劃;104年底,考慮將花崗石坑道朝向儲酒及觀光酒窖的方向規劃。這些規劃俱皆由金酒公司主導,自然也源於98年縣府將其委由金酒公司管理規劃之故,但以上之處置或命題是否得當,自然也有諸多討論空間。
首先,我們要考慮的是找到對的問題,才能謀求正確的解決方法。原花崗石醫院坑道存世的價值在於其舉世的唯一性;因此,要活化坑道便不能脫卸其身為醫院的身分及本質。坑道自然有利於金酒的窖儲運用,卻不應是僅有的選項。在策略上,我們認為應該將文資、觀光、儲酒等區塊分開處理;花崗石醫院坑道的量體應足夠做相應的發展及運用,而我們更希望能在藝術文化及創產的積極策略上找到創新發展的可能性,讓花崗石醫院坑道成為現代金門的重要瑰寶。
現行金酒公司利用坑道或軍廢設施窖藏酒品的案例已然不少,是否要再啟用花崗石醫院坑道,自然得就實益而論。按說,窖藏酒應是金酒予同業最大的競爭門檻及武器,如何善用這樣的資產武器,金酒應該深入探究與研議,但我們也擔心,過多的庫藏將造成負累,拖累營運成績。實務上,若然金酒能善用庫藏酒的利器,加以觀光化、文創化,亦不失為轉投資、分散風險,以及開創業外營收的利基,然觀諸金酒前幾件利用坑道窖藏個案,均缺少相應的規劃及利用配套,有否足夠的動因及能力驅使其掌握發展契機,實令人憂心!
事實上,花崗石醫院舊院區為金門重要的歷史文化資產,在集思廣益保存金門獨特的文化地景及戰地獨特產業風貌的前提下,貿然進行任何投資及建設,都是不利的,然而,縣府在接受花崗石坑道後,活化利用便是其責無旁貸的義務,放任頹圮,甚或最終不得不拆除饒富記憶的設施及部件,更屬不智之舉。為今之計,宜該廣邀各界代表、有心人士,進行全面的資源清查、盤點及討論,該留、該清的先有一定論,方能據以擘劃出其發展區塊與調性。
有道是:「盡信書不如無書」,一味的相信專業,益發容易失去主體性與自信心。在確保永續發展的前提下,在地規劃需要更多的在地及市場參與,莫讓諸如花崗石醫院坑道這般的人間瑰寶,塵封於簡易的儲酒命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