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水資源維護與發展思維

發布日期:
點閱率:1,357

日前金門縣政府、金門大學與韓國濟州大學共同主辦「2016年東亞共同體發展共同資源研討會-金門與韓國濟州島的比較研究」,台、韓學者及縣府相關人士共同探討金門和濟州島發展觀光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包括水及土地等共同資源。這項研討會主要目的是透過濟州島經驗作為金門未來發展的借鏡,讓金門與濟州島在觀光開發與共同資源的永續發展找到平衡點及解決的方案,以達到「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目標。濟州島跟金門同樣是島嶼,飲用水傳統上是開鑿池塘、湖泊儲水或利用雨水滲入地下鑿井取水方式供水,後雖自來水普及,加上觀光人口增加,但地下水抽用依然嚴重,造成水資源和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韓國濟州島目前正極力開發生態觀光與歷史文化觀光等模式,因此也面臨著經濟轉型與生態正義的兩難,如何在其中取得平衡點,將是他們最大的挑戰。金門曾舉辦過國際島嶼會議,這次能再有台、韓學者共同交流研討,並提供許多指導和建言,讓金門能邁向更多元且進步的發展。大家都知道,金門地屬海島,且為花崗片麻岩地質,保水蓄水不易,更何況降雨量又少,早期居民經驗都已體會到水是金門人生存之重要命脈,近年來又為發展觀光事業,且為高粱酒之特色產地,用水大幅增加,因此,水資源之開發與運用更是受到大家關注與重視。為改善水質與供水需求,必須將本島地質結構、降雨量、蓄水功能、節水之道作詳細之分析與整理,未來在總體發展成為國際觀光休閒島嶼之同時,將從大陸引水,以解決用水問題。但是基於兩岸政策尚未能穩定發展與明確之際,我們仍然要以現有之水資源,加強保水蓄水措施之建設功能,以維持金門水資源保育與永續利用之實質意義!
本縣近年來結合產官學人士,經過無數次之座談、研討、說明、規劃,逐項實現金門水資源之保育與永續利用。尤其推動大陸供水計畫,營造一個具有環保且自然永續之供水環境,更是我們金門人生存保命之重大課題,且符合世界潮流與因應地球變遷造成環境衝擊之最有效措施。我們也發現金門在各種建設已走向生態與發展取得平衡為主要目標,並且積極推行環境綠美化與減碳作為,都對水資源與環境保育有正面的意義。近幾年,老天爺非常照顧我們金門,每年都有豐沛的雨量,才能有不缺水之憾。然而,我們也應思考,正當雨量充沛之時,有多少水流入大海,所以我們應如何做好有效之截流,使大部分雨水成為地面水或地下水,以供島民永續利用。若大家均能體會保水節水之重要,減少不透水地面之舖設,以利地下水滲補;加強水溝、低窪地水流之截流設施,避免外流入海,並增建湖庫、池塘;限制深水井開鑿與地下水超抽;倡導節約用水,研發裝置省水設施;加強污水處理與回收利用;實現飲用水與清潔水之系統設置;落實兩岸接水實質效益等,共同擔負起水資源保育的責任,讓子孫能永續生存在這島上,這是金門未來永續發展之最大意義與價值所在。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