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毒務盡 人人有責
眾所週知,毒品貽害無窮,大者動搖國本,小則害人害己,此前菲律賓不惜祭出重典,迅將毒梟處決,顯示舉世都有毒害侵襲。所謂:有人住居之地方,就有犯罪情事發生。同樣道理,有人流動,就有毒害問題。
此期間國內各大媒體,紛紛以大幅版面播報毒品氾濫實情實況,甚已流入軍中與校園,青少年染毒嚴重。衛福部統計,十九歲以下少年吸毒人數約為全體總人數百分之二點七,相當於一千七百四十九人。惟專家質疑數字不代表真相,至少被低估十倍。畢竟數字會說話,毒品之危害程度深沉,誠然非是危言聳聽。
總統蔡英文上台治國迄今,信誓旦旦,公開宣示絕對不容毒品四處流竄,貽害眾生。由於將士用命,檢調警及海巡機關傾盡全力,先後查獲走私及製毒大案,屢建奇功,為芸芸眾生作出貢獻。茲此還須再接再厲,拿出治標也治本之措施辦法,正本清源,促使毒品歸於絕跡,維護國民身心健康。
綜觀現況,政出多門,政府之緝毒組織猶未完整建置,法規猶有不週,各級地方政府具體作為並不一致,影響所及,執行廣度與強度不臻落實,功效不如預期。
持平而論,儘管政府長期以來,悉將反毒問題納入施政要項,並由檢調警及海巡等機關綿密進行查緝,然因「點」之行動不如「線」之聯結與面之掌控打擊,發揮統合力量,有效將毒品阻絕於境外,讓毒品進不來,藏不住,跑不掉。換言之,政府現在雖有緝毒之機制,卻無整體性偵緝反毒專責機關。緣此,遇有反毒問題,預防、治療、處理權責分散,凡此亟需政府提出完整可行之反毒政策。尤以反毒之工作,俱與各級政府都有關係,除了司法體系,或是毒品涉及走私、運送,包括軍中、學校、衛福、社政系統之治療安置,非有具體政策,整合機制,難以竟其事功。
再者,原本純樸、好山好水、好人情之離島,隨著兩岸三地來往不絕出入人潮,成分難免良莠不齊,雖在檢調警等情治機關分工合作,各依業務職掌,疏而不漏之過濾下,緝毒績效亮麗。惟以警力有限,民力卻是無窮,僅就歷年查獲反毒成果以觀,兩岸三地共同打擊犯罪,諮詢線報,至關重要。一言以蔽之,除毒務盡,人人有責。倘無民力配合支持,見微知著,勇於密報檢舉,反毒云云,事倍功半。因而唯有全民不吸毒、不賣毒,齊向毒品說不,才能根絕干擾源。
所憾時至今朝,大眾明知毒品之危害既深且重,卻仍有人以身試毒,自甘墮落,不計後果。導致社會治安環境日趨惡化,各類反社會、反倫常刑事案件此起彼落,多與毒品具有牽扯關係。
凡此種種,政府、社會、家庭、學校,亟應痛定思痛,全面加強反毒之宣導教育與輔導矯正,人人主動投入除毒行列,萬勿心存僥倖,或有家醜不外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之自私自利心態。須知反毒工作艱鉅,貴在大家有決心、恆心、有毅力,週而復始,不斷掃除,長期作戰,不休不止。最忌一曝十寒,乍冷乍熱。
金門縣長陳福海再三強調,金門是塊乾淨土,不容「毒品」惡染存在,除加強毒品防制中心組織運作緝毒,爰特誠摰呼籲社會大眾,同心齊力負起反毒責任,利國利民,利己利人,是行善,也是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