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審時度勢 朝小三通2.0升級版邁進

發布日期:
點閱率:1,552

小三通自2001年起試辦,到今年已邁入第十七個年頭,如何讓小三通更升級、優化與便利,金門縣政府希望藉由集思廣益,朝小三通2.0升級版方向努力邁進。為利小三通發展,陸委會持續就「試辦金門馬祖澎湖與大陸地區通航實施辦法」辦理法規檢討;就此,曾為金門大學教授的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日前也特別領隊至金門縣政府就修法情形,進行意見交換。
開放小三通極大化的影響金門近二十年的政經發展型態,也因為小三通金門才能蛻去戰地身世,以更前瞻、從容的姿態,迎向世界的改變。對所有人而言,小三通自然是利大於弊,但對金門而言,小三通同樣走到了瓶頸;曾經繁華的小三通,並不因為政權的更迭而有太大的波動,只是遙遙無期的「試辦」身分,更多的是茫茫的何去何從。有人以「後小三通」形容當下的際遇;於今,平潭蠢蠢欲動、廈門態度曖昧,福州甚至有些隔岸觀火。對大陸而言,「九二共識」的球已然拋出,我方似乎也沒有「不接」或「重訂規則」的空間,或許也僅能就現有框架中尋求最大彈性的對話及合作,而由蔡總統於陸委會主委任內啟動的小三通,或便是最有利、最順理成章的突破口。
然而,小三通「升級版」不能是口惠實不至,它的內容應該切合時需,並有著前瞻性、「把球拋回去」的妙用。基於這樣的認知,所謂的小三通2.0便應要有革命性的改變,以及進階性的功能,並有機會一併疏理、解決或解釋現行的困境。因此,鬆綁、開放只是前提,如何將「試用版」升級為「正式版」,並達到解決問題效果,才是關鍵所在。據報導,目前縣府為爭取推動「小三通」升級,建請的項目包括:中央對於兩岸貨貿、服貿及人員自由之交流,在安全無虞下,開放七十二小時免簽證,並加速便捷通關,由金門先行先試,且能共享水、電資源。即「小三通」應擴大升級促進兩岸經貿正常化發展;在ECFA架構下促進金廈貨貿、服貿試行;人員跨境自由交流,引入人潮帶動金門在地產業發展;兩岸共享水電資源,促進金門在地發展並提高兩岸融合關係。這些設想能否達到前述的效果,固有待時間驗證,但實際上都在彰顯一個事實:「先行先試」、因地制宜,推動兩岸事務向前走。
事實上,關於小三通及金門的未來,已經有過太多的論述及主張,諸如:陳水扁總統提出之「金門和平經貿特區」政見,以及兩岸學者共推的「金廈和平試點」等等。其目的都在希望透過中央政府授權金門,讓金門擔任兩岸政經風險管理之實驗場域,繼續發揮對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積極的作用。基於以上認知,我們認為最為正本溯源的做法,首應在《離島建設條例》增列金門特區專章,賦予金門提升基礎建設法源及對接彼岸政經政策的地位及功能,點亮金門,以實質帶動兩岸和平發展。
總之,小三通2.0理應涵涉更多直接通航、通商的內容,並賦予金門更多實務性的授權及對接工作。然而,有對的人才能做對的事,機會也只留給準備好的人;外交、國貿遊戲規則繁複,現階段縣內更應積極培育對應人才、建立人才庫,厚植推動優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