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積極因應作為 確保水資源無虞

發布日期:
點閱率:1,326

地區水資源有限,若遇雨水不足,常常形成民生用水困擾。因此,有關涵養水源的積極作為,必須立刻進行。特別是涵養地下水源應有清楚、目標性的管制作法;如:水撲滿、雨水滲透井、截水溝、海綿道路等等,都要就實務性有示範性的案例,爭取民眾更多的支持與認同。
為解決用水問題,從大陸接水也是因應方式之一。針對大陸接水工程工期進度,陳縣長要求自來水廠要完全掌握;另有關水資源及綠美化區塊的平衡點,也指示工務處、建設處要有一致共識,在金沙水庫下游規劃設置取水站,以使綠美化成果持續並節約水資源。最重要的是希望能教育業務單位取水車勿由農塘取水,以利涵養地下水源。
不只金門有水資源不足問題,全台灣也都面臨到這樣的狀況。行政院長賴清德先前舉行「五缺」的缺水記者會,提出四大改善對策,因目前台灣面臨產業用水持續成長、輸水用水效率偏低、區域水源分布不均以及備援供水質量不足等問題,因此,行政院提出開源、節流、調度與備援四大對策。
若一旦真面臨缺水的狀況,在民生方面,一般民眾不只要面臨限水之苦,緊接而來可能是水費的漲價、地區與地區的水源爭端,甚至地方與地方的搶水戰爭。在工業方面,部分產業的生產用水及石化業的運轉流程,均需純度甚高的淨水,水荒將造成經濟上的巨大損失。在灌溉養殖方面,水荒將造成農作及漁品的耕養期缺水,因而造成成本的增加甚至休耕,直接影響了它們的價格。在休閒育樂方面,河川戲水、垂釣、游泳等遊憩功能勢將大大的降低,諸多不便不在話下。再不正視,水資源缺乏的難題恐越來越嚴峻。
在面臨水資源不足的現況,人人都可由自身做起,並於生活中運用許多聰明用水的作法,如:將非旱季多餘的水引流,打造魚水共生的生態池作為教學、利用雨水引流成為水撲滿用來種菜、澆花為午餐加菜、將洗手時剩餘的水蒐集用來沖廁…等。在有限的水資源下,不但不影響生活品質,更可進一步利用剩餘水資源進行生態保育與水資源教育,將擁有的水資源發揮最大效用。
還有水庫清淤及改善漏水率也必須加強,更重要的是建立節水觀念,水土保持一定要做好,把水的源頭顧好,不要把來自天上的水白白浪費掉了。然而,一般民眾節水的觀念不夠重視,導致水資源大量浪費。
為解決缺水狀況,教育功能、文化涵養、政治手段與實際的硬體改善皆是重要的方法,因此政府應加強水資源管理能力,加強水資源的利用,同時拿出魄力與行動力,也必須有一套長遠的水資源規劃政策,利用科技提升整體用水效率,以減輕未來氣候不穩定性的衝擊,以未雨綢繆應變與面對水資源危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