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綿密宗教交流 形塑節慶品牌

發布日期:
點閱率:1,491

金門年度宗教盛事「二○一八金門平安祈福季」活動,來自大陸山西解州關帝祖廟及廈漳泉、東山等地三十五間宮廟一千餘人,自十日起一連四天遶境巡安各鄉鎮後,齊聚瓊林忠義廟舉行金門及大陸各界宮廟聯合獻敬大典,縣長陳福海將祈福令旗予山西解州關帝祖廟,同時恭送大陸各宮廟神尊及信眾,為期四天的遶境巡安,至此圓滿落幕,透過活動傳承特有宗教文化,形塑在地節慶品牌,帶動地區觀光之經濟效益。
據了解,今年舉辦金門平安祈福季活動以忠義大節為後世崇仰的「關聖帝君」為主題神祇,來自大陸各地的關聖帝君信眾一千餘人,齊聚金門大會師,並在祈福季啟動儀式後,隨即在烈嶼鄉、金寧鄉、金城鎮、金沙鎮、金湖鎮展開一連四天的遶境巡安活動,並與金門廿三間關聖帝君廟宇進行宗教交流,也共同為兩岸和平發展與人民祈福。
事實上,「平安祈福季」已是繼「金門迎城隍」後又一指標性的宗教品牌,尤有甚者,這還是縣府自創的兩岸大型宗教觀光交流活動,雖然舉辦的時間不長,但其以每年區分不同神祇主題,呼應每年金門各界組團登陸進行宗教交流之形制,有來有往,隨著不同時空探索兩岸宗教、觀光互動的各種可能性,誠為金門近年來推動兩岸事務性交流與合作的成功範例。當然,我們也知道任何活動都沒有十全十美的,何況以金門主體的胃納有限,勢難以和台灣諸如:媽祖繞境之類的活動相提併論,是以,我們不談國際化,且單從地利與長年素有往來的兩岸宗教交流需求入手,反而能開拓另一片「小而美」的「藍海」,迸發更多的創意及可能性,讓金門的平安祈福季可以做在實處、前瞻未來,並為兩岸事務性交流積累更多經驗與成果。
當然,我們更理解大型活動,最重要的是永續性;宗教,一貫是兩岸交流的主力,二○○六年,大甲鎮瀾宮推動宗教直航,包船到湄洲,首開兩岸直航先河,隔不了多久,政府便開放兩岸直航三通,之後的兩岸交流日益綿密、愈見旺火,便有人笑稱:「這全是媽祖的功勞」。就算是如今兩岸官方溝通交流正值「寒流」,但民間交流尤其宗教文化交流,仍是雙方的最大公約數;長期以來,從佛教團體的交流,乃至媽祖、關帝、保生大帝等民間信仰,均是兩岸民眾共同的精神慰藉;甚至有幾次透過宗教團體的力量,將遺失多年的佛頭造像復歸的事跡,成為兩岸佳話。有鑑於此,我們認為金門平安祈福季應可以訴求更多元的交流議題與認同,諸如:籌辦宗教論壇、建立常態性的宗教互動機制、導入衍生性商品自主運作等等;此回金酒公司與民間合作開發的限量「關公高粱酒」便大出風頭,或許也能夠成為許多產業跨域合作的模式之一,增添宗教活動更多的話題及亮點。
俗諺云:「棚頂做甲流汗,棚跤嫌甲流瀾。」用公部門的力量來主導宗教活動,難免會有「搔不到癢處」的評價,當然,如果民間願意自主運作,想來也不會有縣府什麼事;但,兩岸交流無小事,藉由縣府的引導及接洽,更希望得到的是「拋磚引玉」的效果。兩岸人民可以常來常往,本質上就是一種和諧、平安的表徵,再深而廣之,不啻就是中華民族的和諧與平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