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制度化青年政策機制 規劃金門未來發展

發布日期:
點閱率:1,992

金門縣在民國100年時,縣府民政處下設置了諮詢性的「青年政策委員會」,旨在「鼓勵本縣青年參與公共事務」。104年3月陳福海縣長到任後不久,再進一步強化該委員會的功能,並定期且經常性地召開會議。今(107)年4月底,縣府研議了「青年事務辦公室」,並將在未來成立「青年事務委員會」,與原本的青年政策委員會合併。相較於台灣其它縣市來說,金門縣政府的青年政策與機制已是相當先進了。以105年的資料來說,22個縣市中共有10個縣市設置了青年政策的諮詢組織,而金門縣不僅是其中之一,在運作上也相對順暢。不過,金門還有其特殊性,致使青年政策還要超越台灣的其它縣市,以設置「青年發展處」為目標。
金門在地緣上存在著台灣其它縣市所沒有的利基,而想要有效地發展此一地緣上的利基,即需要有更強力的青年發展政策。這裡所說的地緣上的利基,一方面是它立處於廈門對岸,而廈門不僅本身即為中國重要的經濟特區,並為「一帶一路」之海陸絲路的交會,而且它在2017年底還已設置了七個青創園區;另一方面,在台灣用力推動新南向政策之際,作為僑鄉的金門,還與東南亞華人社群間的關係密切,而得以建構出新南向政策的具體網絡。如此看來,金門在地緣上可直接與兩岸當下的關鍵性政策串聯,而與這些政策的連結,一來當然需要的是青年人的活力,再者亦需要政府方面的支持。
而之所以政府方面對青年的支持,需要的是政策能力更高的青年發展處,而不是現存的青年政策委員會,或青年事務辦公室與青年事務委員會,主要是因為現有或規劃中的機制,僅為諮詢性或任務編組的機構,並不具有政策規劃及執行能力的機關。有鑑於此,別說其功能非常有限,在與會的其它單位本位心態之下,能否實際地發揮功能,也是個問題。誠然,未來的青年事務辦公室或青年事務委員會成立之後,主任或主委是由縣長兼任,較目前的青年政策委員會由民政處長兼任主委的層級為高,唯其組成方式變化不大,其中的委員仍由縣府之相關單位主管兼任,再加上學者專家與反應社會多元意見的青年學生代表。換句話說,這些青年事務的機構均不具有獨立之人事與經費,而是由其它單位協辦業務及支應運作的預算。但是,青年事務不僅龐雜,還需要專責機構的統籌與規劃。
青年事務日益龐雜,除了因為世代的議題逐漸佔據了國際與台灣社會的政治議程之外,直接地也與台灣社會在民主轉型之後的政治社會狀態有關-也就是在青年貧困化的同時,其在政治上的參與日益提高,並且愈來愈強悍,而使得行政部門意識到,並得要設置對應之青年參政及審議的機制。然而,一方面也正由於青年的貧困化,及其在經驗上相對的不足;另一方面,他們在同時卻得面對國際社會的競爭,而使得官方的規劃及支持,就顯得更為重要。金門不僅是個需要青年返鄉,或者是留下來金就學的學子,事實上還由於金門是個相對富裕的縣市,而使得它能提供資源,讓在金門的青年得以與一帶一路或新南向政策掛勾,從而為青年的創造力開啟出口,並進一步活化地方。如此看來,設置青年發展處,是個一舉兩得、正向循環的政策,因為它不只是發展了青年,也發展了金門。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