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因地制宜正視金門的獨特性

發布日期:
點閱率:1,916

金門縣政府日前召開重大施政計畫列管會議,縣長陳福海強調,金門目前正有一百多項工程在如火如荼推展中,推展過程中縣府花了很多心思,業管單位除了要加緊管控進度,並要廣為宣導說明,以讓鄉親了解和有感。
一百多項工程同時作業,乍聽下的確是有些嚇人,但如若深究縣府每年有接近150億元的經費要執行,便可以理解有這麼龐大的業務量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執行業務便需要用人;近年來,坊間屢就縣府進用臨時人員提出質疑,但我們以為,但若單論聘用約聘僱、約用人力增加便認為有浮濫用人之虞,著實也未盡公允。
一如縣府的報告指出,實務上,縣府代辦許多中央業務,如:港務、海洋、自來水、海漂垃圾、國軍廢營區活化,以及小三通等等業務,在正式員額本就不足的前提下,為順遂相關業務的推動,增加臨時人員員額是唯一的選擇。至於所稱的「亂花錢」,眾所周知,本縣的財政向來是全國各縣市中的優等生,人事費占自有財源比率僅約30%,在全國縣市尚屬「末段班」,不存在「額外龐大人事開銷」的問題,也不會導致「財政收支長期失調」,因此,金門公務人力是否進用過多,還要看全國各縣市的整體結構,而非以個別擴增比率來論斷為妥。
例如:相較於澎湖縣,在人口數、歲出入數,金門都比其多的條件下,金門的正式編制員額卻比澎湖少了1,016人。當然,我們可以在法規、政策上進行爭取及突破,但不管何時人事行政總處的答覆總會是:進行內部組織及員額評鑑,再瞭解機關內部人員配置之合理性,再研議是否增加員額。這項工作當然非做不可,但就算是精確的評估也上報了,相信最終的結果也未必會盡如人意。金門設籍人口正向20萬人挺進,現實是龐大的政府預算要執行,與時俱增的為民服務要拓展,運用非正式編制外的約聘僱人力,便成了不得不的選擇。
然而,還是有人會以為,公共行政本應追求效率,尤其現在行政事務已幾乎全面導入數位化及網路化,當然可以用更少的人力完成更多的事。話雖如此,但凡事又豈皆能順風順水。以金門港水頭客運中心新建工程招標為例,目前已經流標七次了,這個「西境國門」不可謂不重要,承辦的港務處、設計廠商也就招標條件及要求進行了相應的檢討及修改,但偏就國內前瞻基礎建設方興,各縣市都在大興土木,工班、器械尚且供不應求,就算金門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款,一樣沒有符合條件的廠商願意來金門「獨挑大樑」,如若再往前看,金門大橋、洋山淨水場工程,乃至一般的港埠工程也幾乎都要流標數次,千託萬請後才會有廠商願意「青睞」。每一回的流標便代表這個業務的加重及累積,這既凸顯了離島工程獨有的困境,更是金門公務人員難以擺脫的惡夢。當然,陳縣長也說,未來應朝向《離島建設條例》修法方向努力,開放大陸廠商也能來離島承接工程,或許便能有「釜底抽薪」,畢其功於一役的效果。但,基於現在兩岸的局勢及氛圍,這個想法也只能是「再說」了。
總之,金門就是金門,一直以來金門也因為其歷史及地理,擁有許多獨特性,如果堅持「從台北看天下」就只能是事倍功半、格格不入,難道我們就要這樣繼續下去嗎?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