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揆抵金視察小三通檢疫 全民防疫阻卻非洲豬瘟入境
行政院長賴清德本月20日在行政院祕書長卓榮泰、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政務委員兼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國安會諮詢委員邱太三和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等人陪同下,蒞臨金門視察小三通水頭碼頭動植物檢疫情形,金門縣長當選人、現任立委楊鎮浯及副縣長吳成典均全程參與陪同。賴揆表示,非洲豬瘟對我國有很大的危險性與挑戰性,因此防疫視同作戰、各環節都須確實執行,相關單位嚴陣以待,並加強宣傳效力及策略,主動向民眾提供防疫訊息;期盼全民投入,中央、地方真正做到「全力以赴、滴水不漏」,確實做好非洲豬瘟的防疫工作。
非洲豬瘟疫情已擴展到中國23個省市,福建、廣東省也發現疫情,在大陸防疫資訊不夠透明的狀況下,政府防疫更是吃力,除了希望兩岸、國際社會合作,讓防疫資訊公開外,政府相關單位也要嚴陣以待。農委會已於本月18日成立「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可依據疫情實施分級,有效且持久的運作,中央、地方及社會將更有法律基礎,進行防疫工作。各縣市政府及相關單位皆依法配合,近期也將邀集各縣市政府參加非洲豬瘟演習,落實全民整體防疫工作。
回顧民國86年發生口蹄疫,迄今已21年,當時撲殺400多萬頭豬,重創台灣養豬產業,影響逾新台幣1,700億元,造成社會很大的衝擊。通航17年的金門小三通成效良好,航班及貿易額皆增加,一年約180萬人次往返,赴台也超過800萬人次。此外,金門與中國的交流相當頻繁,台灣發生口蹄疫時,金門尚未開放小三通,首例非洲豬瘟病毒基因是在金門「小三通」旅客丟棄的豬肉製品中驗出,可見金門在防疫上具重要戰略地位,如今則因小三通穿梭往來,而非洲豬瘟不用整頭豬進來,只要透過豬肉製品即可傳入,對台灣的危險性和挑戰性極大,非洲豬瘟疫情可謂來勢洶洶,國內務必要嚴陣以待。期盼全民記取口蹄疫的經驗,克竟全功,做好非洲豬瘟的防疫工作,務必全力阻卻疫情入境。
金門「小三通」自8月至12月18日共查獲違法攜帶肉製品285件,但其中自11月起減少至49件,12月再減至20件,18日起提高罰款初犯20萬元,再犯100萬元後,更只查到2件,評估已收到宣傳效果,相關單位加強向民眾說明可攜帶及不可攜帶的產品,讓民眾確實了解完整的防疫資訊。政府也要精進X光機查驗技術,徹底檢查肉類產品,充分掌握肉類產品可能入境的動線,確實執行防疫工作。
非洲豬瘟的生物特性較口蹄疫強悍,在冷凍狀態下可存活1000天,冷藏可存活100天,感染豬隻100%致死率,目前也無疫苗。以現有資料顯示,雖對人體健康並無影響,但對於養豬產業、物價、整體經濟影響重大,且其傳染途徑多元,除了豬隻口沫、排泄物及豬肉外,還可藉人類、車輛、物品或機械等傳遞。現階段的重要工作在於預防,阻絕非洲豬瘟於境外,在疫情尚未發生時,辦理預防工作;如真有疫情發生,不致蔓延擴散,並預為準備後續善後工作。
針對非洲豬瘟的防堵,金門用盡所有方法,舉凡跑馬燈、海報、廣播器等,巡邏及宣導也都有作加強,也加強與岸巡、海巡、海關、航警及港警的聯繫,由於中國非洲豬瘟疫情仍未獲得有效控制,相關肉類製品一律不准攜帶入境,並禁止以郵包方式寄送,切勿貪圖小利鋌而走險,觸犯法律,甚至危害國人健康,防止走私入境的途徑。即將上任的金門縣長楊鎮浯並提出將防疫網延伸到對岸出境碼頭的構想,將來金旅客在五通碼頭先協助予以篩檢,並提供相關資訊讓旅客知道,避免受罰,這樣有助於我方防疫工作進行,期在境外就把攜帶肉類到金門的可能性先阻絕為目標,防止非洲豬瘟對國內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