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寧鄉跨域與新埔鎮締盟 胡璉精神開發產業鏈商品

發布日期:
點閱率:1,060
字型大小:

金寧鄉長楊忠俊甫上任積極思考發展在地產業和觀光旅遊,經過怒潮校友會引薦新竹縣新埔鎮,雙方行政團隊洽談農特產及旅遊資源合作,達成結盟兄弟鄉鎮的意向,新埔鎮在怒潮學校遺跡「怒潮亭」、「反共抗俄精神堡壘」及金門高中中正堂(白宮)相似的新埔國中大禮堂經新竹縣政府歷史建築審議委員會通過核准為歷史建築,冥冥之中促成這段奇妙的緣分,竟然是連結到「金門恩主公」胡璉將軍。
新埔鎮長林保祿率同主任秘書劉守裕及民政、農業觀光人員在社團法人怒潮同學校友會理事長梁懷茂教授、秘書長鄧俊豪等一行人蒞金,探訪胡璉將軍在金門留下的政經建設後,與金寧鄉長楊忠俊會面相談甚歡,由於兩個鄉鎮都是因為胡璉將軍所留下兩地的歷史淵源,在戰爭史蹟中找到連結點,所以在發展兩地產業結合和旅遊觀光的共同目標,新埔鎮與金寧鄉人口都超過3萬人,物產和美食可以互相行銷搭配,雙方透過「跨境」做跨域創新的事情,配合縣政府「文化立縣,觀光金門」的施政主軸,跳脫傳統思維,造福地方讓民眾有感。
胡璉舊部現年九十歲的梁懷茂教授回憶:民國38年5月共軍渡長江情勢危急,胡璉將軍臨危受命重建陸軍第12兵團擬以浙、閩、贛邊區為基地,以屏障東南保衛臺灣,胡璉將軍乃以收容渡江南遷的學生及忠貞青年二千多人改設「幹部訓練班」,代號「怒潮學校」,在江西省瑞金縣立中學開學。民國38年胡璉兵團及怒潮學校學生撤出中國大陸,撤退途中陸續投入金門與浙江定海之登步島保衛戰,並贏得大捷,為台灣守住第一條防線。胡璉接任福建省政府主席,贏得古寧頭大捷,第十二兵團改編為金門防衛部留守金門,而怒潮學生則由柯遠芬率領由基隆港登陸後至新竹縣新埔鎮,以新埔寓意新的黃埔,生聚教訓。胡璉以兵團幹部和怒潮子弟為枝幹,將金門改造成高度軍事政治動員的戰鬥共同體。怒潮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承擔投入部隊與金門戰地政務和支援中小學教育,展開戰後重要且關鍵的金門十年建設。
怒潮學校看來很小,可是它當時的思維方向是非常深遠,所以怒潮人與受惠過的地方百姓會懷念。依當時軍隊的支援跟兵力的調度,不可能為幾個學生破壞制度和組織,可是胡璉將軍堅持,沒把這群年輕人丟掉,他有一個很遠大的目標,怒潮學校培養出來的這群當年未滿二十歲而投筆從戎的熱血青年們,歷經顛沛流離的大時代戰爭殘酷洗煉,與學籍資歷因當時高層間心結矛盾而被耽擱的無奈,怒潮人仍愛國之心不死,依舊在委屈中保守當初為中華民國而戰、而奉獻的理念,繼續在各領域中點亮自己而成就國家,為發揚胡璉將軍精神為職志。
新埔鎮長林保祿表示,怒潮學校於新埔鎮設校期間,於當地留下許多貢獻,成為捍衛百姓之力量,至今仍讓老新埔人所感念。新埔鎮以生產稻米、柿子、柿餅、柑橘、水梨、茶葉聞名,粄條為著名的客家美食;與金寧鄉人口相近,鄉內有小麥、石蚵,還有麵線、一條根、貢糖、金門高粱酒可以互相行銷搭配。金寧鄉長楊忠俊謙虛表示承蒙新埔鎮長林保祿看得起,在各項條件相輔相成、截長補短的互相學習與改進,相信未來兩鄉鎮不論發展以胡璉將軍為主題的戰地史蹟旅遊合作,吸引兩岸大陸遊客包裝成金門與新竹的觀光亮點,或是兩地產業貿易行銷交流,希望能有更進一步的契機,雙方攜手合作,一起為民眾福祉努力,共創「魅力金寧」的海洋、陽光和「好客新埔」的美食、老街,體驗結合文化、旅遊、生態、產業的美麗饗宴。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