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於春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梁元帝這一句千古名言,曾激勵多少仁人志士,也曾激勵多少失道迷途之子。歲月如流,轉眼新春已屆,萬象更新!對金門言,更有其重要意義,不僅是縣政更新;希望更新;願景更新,對鄉親而言,何嘗不是另個人生新希望?而這個新希望,何曾不正是來自於「一年之計在於春」的激勵?且以此與鄉親共話新春。
根據今周刊的報導研究,從行為科學理論來言,人們熱中新年新希望的現象,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完成長期目標所衍生的挑戰甚高;另一個是新年代表一個獨特的機會。雖然我們都知道長期目標的達成,對我們個人或家庭的未來是很好的,然而它的成果可能很抽象,或是需要很久才會享受到,但為了達成目標所要付出的心力,卻是辛苦的。例如,跑步對我們健康有益,但跑步的過程無聊又辛苦,因此,是否要出門跑步時,是需要毅力的,故若沒有過人的毅力或方法,將和大多數人一樣,落入重複許願、失敗的循環。
但正由於長期目標的達成不容易,以至於人們往往需要借助激勵因子,來下定決心,新年就是重要機會。而「一年之計在於春」正是依此推衍而來的。因為,新年代表時間的分界線,就像一周的開始,一個月的開始一樣,雖然只是時間的轉換,卻也意味著可以轉換的機會,雖然人們過去的願望沒有達成,但是新的一年會有所不同,是個打掉重練的機會。此正是「一年之計在於春」的重要立意,更是多少人們賴以長期奮發之誘因。
人生一日復一日,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就在於春天。春天裡,春光明媚,鶯飛草長,萬物復甦,到處一片欣欣向榮的新氣象。更因為春天到了,小花小草都在展現他們的風姿,而生而為萬物之靈的人類,豈能不懂得把握春天,好好努力?當然,也不是說其他季節都不重要,只是春天播種、夏天耕耘、秋天收穫,冬天藏穀,一切都以春天為基礎,如果春天不播種,何來秋收冬藏呢?星雲如此詮釋,更是行為科學對「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詮釋,也是本文之立意。
誠然,「一年之計在於春」,其最佳之關鍵,在於實踐。所謂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尤者,所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春天何在?春天就在仁人志士之心靈花園。只要能奮發揚起生命的風帆,馳騁在人生的春天裡,享受歲月的靜好,即是春天之所在,即是新春願景之所在。我們且以此與鄉親共勉,共同為個人,為社會,為金門共同努力,以創佳景,共度好年,共享佳願,以遂人生,且為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