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

發布日期:
點閱率:999

 享譽國際的縣籍版畫大師李錫奇,不幸日前因病辭世,金門縣長楊鎮浯十分不捨,除親率金門縣文化局許正芳局長、文化園區盧根陣所長等,專程赴臺北市仁愛路四段443號「李錫奇藝術中心」,向家屬表達無限哀思追悼及關心慰問致意。也表示將會親自出席訂於4月18日李錫奇大師追思告別儀式,他並指示許局長等三人組成小組協助家屬,並商討後續紀念事宜。
 楊縣長表示,李大師總以疼惜晚輩的心情給予他相當多的建言與提醒,李大師的離去不僅金門、更是國家的損失,大師「讓金門成為文化聖地」的希望,縣府團隊定會盡最大的努力,來傳承大師心繫家鄉故土的心願。
 李錫奇大師一心繫念家鄉,致力推動一座金門現代美術館的誕生,並表示願捐出作品作為館藏,可惜他這個心願,一直到他辭世都無法實現,可能是他內心最大的遺憾。
 猶記在民國一百年時,他代表亞洲美展台灣區代表顧重光出席在韓國召開的年會,會上他極力爭取亞洲美展移師到金門展出,金門只是個小島嶼,想要爭取國際性的活動十分困難,但他的熱情獲得與會代表的一致推崇,也如願爭取到2013年第28屆亞洲國際美展在金門舉辦。
 當時在選址上,他屬意已廢棄的原國軍花崗石醫院,這是一座獨一無二的軍事坑道,舉世無雙,在坑道辦美展最有特色,更能凸顯出金門由戰場轉為和平聖地的形象,因此他還找到當年設計坑道的一位建築師參與改造設計,並情商故宮博物院為協辦單位,以吸取故宮國寶典藏在山洞內的經驗,可以說用心良苦。
 李大師的用心是希望借助於舉辦亞洲國際美展,為金門留下一座現代美術館,這是他琢磨再三的一石二鳥之計,可惜事與願違,因為坑道濕度、溫度問題無法掌控而廢標,亞洲美展最後改在文化園區歷史民俗博物館展出。
 大師的另一樁心事是想在家鄉蓋一座「李錫奇美術館」,典藏他六十年來的創作精品,以流傳後世,但這個夢想也因諸多因素無法克服,退而求其次,2018年,在位於他住家附近台北市仁愛路4段443號成立「李錫奇藝術中心」,並在去年8月15日開幕,這是由香港上市企業家何偉清所創立,他被李錫奇的版畫、彩墨、漆畫等作品吸引,經過不斷地拜訪和溝通,終於用誠意打動畫家本人同意設立,這不僅是一個畫廊,亦是個人美術館,透過永續的個人作品展示,讓藝術大眾可以親近並收藏大師的作品。
 事實上,文化局為了達成李大師多年的心願,從去年就成立「美術館興建籌備小組」,並專案編列四位人員來負責推動,不過這個計畫報到文化部去,不久前被打了回票,文化部認為不宜再興建新館,以免成了蚊子館,建議利用現有建築來改建美術館,另一原因是審查委員也認為原「城鎮之星」美術館規畫用地「莒光湖畔」,已由教育部核准興建圖書館,也沒有更好的規畫用地。
  針對文化部的具體建議,主管機關似乎可考慮去年底已停擺的福建省政府機關用地,這棟大樓當年本就是「社會教育館」在辦公,佔地廣闊,自成一格,目前由「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六個人在使用,確實太浪費,縣府一直希望能回收再利用,若能委託專人規畫成立一座「三合一」的美術館,把「李錫奇美術館」、「洛夫紀念館」及「鄭愁予文學館」放在一起,金門島上馬上有三位國際級的大師加持,可以立馬幫島上增加一處有豐厚文化素養的觀光景點,也可回應家屬的長遠紀念訴求,又不用再花大錢蓋美術館,一兼二顧,應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案。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