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鄉鎮淨灘 護環境護海洋
各鄉鎮於日前同步辦理「一○八年春季海漂垃圾清除活動」,眾多鄉親共襄盛舉,在各個社區以及機關單位的一起努力清理之下,齊聚海灘展開淨灘,透過大家共同聯手清理,還原海岸環境的自然風貌,讓每個人都能欣賞金門海天一色、乾淨無瑕的海岸景觀。
因為金門的地理位置非常接近中國大陸,海岸線受到季風及季節性海流影響,常常造成大量海漂垃圾堆積沙灘,影響海洋及潮間帶生物,公部門平時雖有派員定期清理,然因垃圾數量龐大,非少數人力所能清除,故每年都會辦理擴大淨灘活動。
淨灘是清理海岸上的海洋廢棄物。海洋廢棄物在聯合國的定義是「遭人為處置、丟棄或遺棄,進入海岸或海洋環境的任何持久性、人造或加工的固體」。當人們生活中所有吃穿戴用的物品,只要出現在海邊,就是淨灘要清除的目標。根據近年於國際淨灘間的垃圾統計,海洋垃圾兩大頭號殺手:免洗餐具及塑膠垃圾。光是撿拾到的塑膠瓶,堆疊高度高達8.4座台北101大樓;免洗餐具的數量,以每人三餐使用來計算,可用上將近30年。這些廢棄物歷經幾十年也不會分解,不僅隔離了人與海的距離,也迫使海洋生物享用人類製造的「垃圾食物」。垃圾問題不只讓居住陸地上的人頭痛,更嚴重的是在不知不覺中污染海洋,除了看起來髒亂,海洋廢棄物對自然生態、人類健康、觀光旅遊都有致命的影響。
透過媒體報導,我們也曾看到鯨豚因胃內充滿塑膠袋而擱淺死亡,另一則是網路瘋傳,從海龜鼻腔內拉出塑膠吸管的影片。越來越多的資訊告訴人們,海洋正在面臨巨大的垃圾問題,近年來許多人開始在海邊進行及發起淨灘活動,這是一種對於海洋環境關懷的省思,為讓環保理念向下扎根,透過實際淨灘行動,讓大家正視海岸灘際維護的重要性,也讓淨灘不只是一堂深刻體驗的教育課程,甚至可以是一個啟發環境意識、重整生活態度的全新契機。
淨灘不是解決海洋問題的終點,而是起點,做好垃圾源頭減量,從生活中減塑與加綠,你我從自身就可以做起!其實去淨灘,就宛如在自己家門口掃地一樣簡單,沒有公告禁止進入的海灘,大家都可以隨時去撿垃圾,共同攜手去淨灘。藉由淨灘,移除大量堆積的人造垃圾、讓海岸恢復原本的樣貌,不分你我以實際的行動為環保共同付出一份心力,展現全民對守護海洋及維護海岸清潔的熱忱,更喚起大家對於環境清潔及水域的重視,減少廢棄物進入大海的機會,希望留給子孫可以赤腳奔跑的潔白沙灘,以及魚群自在悠游的透澈藍色海洋,並呼籲大家落實綠色環保生活,積極投入環境整潔美化、去污保育、資源循環及節能減碳等環保行動,維護大自然環境,讓金門更美麗,永保綠水青山,地球更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