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平等 尊重多元價值
地區某平面媒體於日前針對性別時事議題進行評論時,以戲謔、不尊重的文字呈現在讀者眼前,縣府社會處發布新聞稿指出,這樣的撰文方式,令人感到遺憾,除對民眾產生不良示範與影響外,更失去媒體對於新聞事件報導應有的客觀與平衡。因全案已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甚至有民間團體於網路發起對該平面媒體提出性騷擾申訴之連署,身為本縣性別平等業務主責單位,該處將對本案進行妥處,預定6月召開性騷擾防治委員會會議時,提案交委員會討論、審議與處理。另如有非屬縣府權責者,也將請中央主管機關協處。
社會處強調,多元文化社會中,對於單一議題的不同意見呈現,需要彼此更多的包容與諒解。而每個人,更有追求屬於自己認可的生活模式與態度,應該予以理解,尊重每個人選擇的權利,這才是實踐民主政治中最核心的價值與精神!
該報以斗大的標題與歧視口吻引發眾怒,效應持續發酵,包括性別平等教育大平台、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等社團與個人共同發起聲明,痛批這種行為是性騷擾,串聯要求中央以及金門縣政府立刻受理性騷擾申訴。據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所示,該報故意把不友善、戲謔並含有性暗示的標題放在頭版,這個標題投射了該報對同志性行為的刻板印象,而這樣的刻板印象時常被用以調侃、羞辱、貶低同志族群;也時常被用以歧視、排擠或霸凌同志個人。
報紙是一個可以傳遞訊息給大眾,有散佈消息、思想功能之出版品。如果惡劣到用這麼有影響力的方式,對廣大群眾以歧視言論進行性騷擾,這樣的效果會比起一般人的歧視言論造成更強烈的惡果。該報的性騷擾標題,透過其他媒體及網路,傳遞的範圍非常廣泛。試想,要是在學校的學生,因為新聞的緣故,對同志學生用同樣的言語來調侃,會造成多大的傷害?而且,這不只是對同志造成傷害。這樣的報紙標題,會傷害台灣這個國家共同享有的平權信念;而平權信念,是不分異同,國人共同守護的重要民主價值之一。
然而媒體長期以來商業市場邏輯盛行、廣告量因網路興起與全球化等趨勢反而萎縮,競爭日熾,嚴重影響媒體企畫製播呈現與回應不同籲求的表現。我們不難發現,大眾媒體對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男尊女卑」家庭型態的宣揚、對不同族裔族群的嘲弄、對因婚姻或工作移民的不同族群女性的標籤化、對多元性傾向者的窺密、報導性別暴力(性騷擾、性侵害)事件時用語價值的含混等屢見不鮮。
性別平等是一種價值,一種思維方式,更是一種行動目的。追求性別平等是基於對人的尊重,對個人主體生存尊嚴與權力的尊重,如今同婚專法於2019年5月1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並於5月24日大法官釋憲截止日施行,台灣正式成為亞洲第一個讓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眾所周知,追求性別平等已是國際社會的重要議題,各國政府透過相關政策之擬定與制度的建立,期使不同性別的人、多元性傾向者都能活得更平等、更人性、更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