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會處求職安全講座談起
轉眼暑假將屆,更是學子求職、打工之時刻,為了避免落入求職的陷阱,金門縣政府社會處,特於日前假金門大學楊肅斌會議廳,辦理「求職防騙暨就業隱私宣導講座」,邀請張智雄先生,講解如何防止求職受騙,及保障就業隱私等觀念,希望透過宣導會,減少學生或民眾求職被騙。
出身大學殿堂之本縣社會處處長董燊教授指出,會有此場之講座,無非基於昔日在校之經驗;學生之反映;職掌之需求,希望透過這次宣導會,可以有效減少學生,乃至民眾求職被騙的案件發生。另社會處亦於宣導會中,加強宣導勞動權益相關知識,及求職防詐騙7不3要原則。倘民眾有求職防騙疑問,及勞動權益等相關問題,亦可洽詢社會處勞工科。我們在肯定社會處長董燊及相關同仁,全力為學子、為鄉親之職場安全用心外,也不得不再度提醒相關人等,關注此一話題;攸關自身安全之話題。
首先是,在打工求職時,如何判斷雇主之是非呢?這不但是你我之問題,更是社會之問題。然而,慎在三慮,凡是您認為事業單位疑有刊登不實之廣告,乃至直覺有問題時,即應將所見之佐證資料,提供社會處判斷。除此之外,更要切記「不繳錢、不購買、不辦卡、不隨意簽約、證件不離身、不飲用、不非法工作」及「要陪同、要確定、要存疑」等7不3要原則。
所謂不繳錢,即不繳交任何不知用途,或不合理的費用,如宣傳照、訓練費、保證金等。而不辦卡,即不應求職公司要求,當場辦理信用卡。再來是不購買,也就是不購買公司以任何名目,要求購買的有形、無形的產品。至於證件不離身,想當然耳,就是證件及信用卡要隨身攜帶,不給求職公司保管。當然不隨意簽約,就是不隨意簽署任何文件、契約;別落入「賣身契」之窘境。再來是不飲用,尤其是女生,千萬別飲用酒精類,及他人提供之不明飲料、食物。至於不非法工作,也就是不從事非法工作,或於非法公司工作;即使待遇甚佳。切記,那是沒有回頭之死巷。
其次是所謂隱私權。我們要提醒社會新鮮人等,儘管社會風氣開放,但不要忘了隱私權的保護。所謂隱私權,一般認為隱私的意義,包含三種型態,物理空間隱私(個人的空間和領域不受侵擾)、決定權隱私(個人擁有不被干擾的決策自由)、資訊隱私(個人有控制私人資訊流向的能力)。易言之,隱私權,是指個人人格上的利益,不受不法僭用或侵害,個人與大眾無合法關聯的私事,亦不得妄予發布公開,這些均是法律系統所支持的一種人身基本權利,社會新鮮人得學會保護。
凡此,均是社會新鮮人必注意之事,此不僅僅是保障個人之權益,更是保障社會進入現代化社會之共識。誠如聯合國所頒《世界人權宣言》,即明確宣告: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和通信不得任意干涉,他的榮譽和名譽不得加以攻擊。人人有權享受法律保護,以免受這種干涉或攻擊。從另層意義上言,金門社會處之用心,何嘗不在此?且共襄共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