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僕守法重紀 服務立威置信
沒有紀律,則無效率,公僕同仁,朗朗上口。只是實踐履行,分寸拿捏,因人而異,各有不同,有人守法重紀,安於本分,不偏不倚,始終如一。卻也有人我行我素,心存旁鶩,大過不犯,小錯不斷,甚至違法亂紀,影響所及,個人事小,政府清廉形象受損事大。
最近媒體報導,境外有個機關,積壓公文情況嚴重,累積件數數以百計,顯示時代公僕,良莠不齊,敬業樂群,尸位素餐兼而有之,爾俸爾祿,置人民應有之權益於不顧,仰天有愧,俯地有疚,公私不宜也。
政府一再宣示,「親民、便民、利民」三者一貫政策方針堅定不變,亦且訂有具體可行方案,通函各級政府機關學校鄉鎮村里暨公營事業機構一體實施執行,持續透過督導、檢查。評比、考核作業程序,優獎劣懲,於今仍有積壓公文情事發生,顯示徒法不足以自行,貴在由上而下貫徹紀綱要求,除非法有明定例外, 概應秉公處理,藉以立威置信。
再說紀律者也,泛指紀綱律規,在公而言,凡吾公僕,自應為民表率,以身作則,帶頭示範,生活嚴謹,工作踏實。何況政府訂有「人事考核辦法」與「公務倫理規範」,並責成人事與廉政機關逐級輔導教育,要求全體公僕同仁,落實履行不送禮、不收禮、不作無謂〈酬酢〉規定,服務至上,苦口婆心,希望大家告訴大家,共赴事功,然而,言者諄諄,聽者藐藐,長期具體成效,猶有共同努力空間,期以蔚成風尚。
無可否認,時下社會風氣不佳,大選在即,為爭名利與輸贏,竟日黑來黑去,畫黑擦白,我長爾短,先說先贏,滿天喊價,走在法律邊緣,凡此種種,看在芸芸眾生眼裡,莫不徒嘆不已,正因如此,頹風助長,虛耗大量社會資源,製造不少是非恩怨情仇,由於大家不團結,力道分散,動能有限,失去競爭力,經濟不起色,人民叫苦,遑論紀綱與績效。
還有〈誣告濫控〉,也是社會亂象根源,所謂〈誣告〉係指無中生有,藉此挾怨報復,濫控則是心術不正,動輒提告,兩者對於社會之安定祥和,影響至深且鉅,如同政壇流傳之〈遇洞灌水,見縫扎針〉一般,惟恐天下不亂,離經叛道,讓人無法苟同,「誣告」與「濫控」之動機與行為觸犯刑章,失德也敗行。
茲舉境外有個學校幹事為例,只為考績未遂己願,竟而無中生有,利用剪接手法,圖文並用,上網揭發長官公器私用云云,事經主官具證反控純屬烏有,蓄意羅織入罪,陷人不義,憤而訴之於法,終因誣告罪行成立,悔之不及,益見歹事不可為,歹路不可行,以免牢災加身,損人不利己,換言之,果真蒙冤受屈,何不先循行政系統申復救濟,再則採取司法途徑訴請解決,如此法理情三者兼顧,在公不致影響團隊團結進步與服務士氣,在私保有一定高度與氣度,公私都好。
總之,紀律不可廢,績效不可無,凡吾公僕,責無旁貸,願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