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天乾物燥 小心用火避免釀災

發布日期:
點閱率:1,839

時序入秋,天乾物燥,往往是火災隱患的高峰期。地區日前即傳出二起火燒埔事件,多虧職義消消防弟兄前往「打火」,順利阻絕了火苗,避免釀成大禍。
入秋以來盛行東北風,消防單位特別呼籲民眾在此期間內於林區工作或旅遊時,請特別小心使用火源,避免因一時不慎,導致星火燎原,若有發現林火時,請儘速撥打相關電話聯絡消防隊到場滅火,以免肇生林區火災、損及林業資源。林區火災不但嚴重損害地區林業資源,更引發風沙塵害、污染空氣,對地區的水土保持、環境綠化及造氧固碳的工作影響甚深。另外,依據森林法規定,森林區域及森林保護區內,除非經過許可,不得有引火行為,違反此一規定者,最高可處新臺幣60萬元罰鍰;至於失火燒毀森林,最高可處2年有期徒刑,如係放火燒毀他人之森林者,最高可處10年有期徒刑,且須負民事賠償責任。
  於秋冬之際火災頻發的四大因素,主要為:一、秋冬降雨量減少,水分蒸發加快,因而提高了物品的燃燒性能。二、草木枯萎,落葉繽紛,很快就堆積起來,一旦遇到火苗極易發生火災。此外,在這段期間傳統節日頗多,許多民俗活動結束後,場地垃圾多,加上一些煙花爆竹、燈會祭祀的習俗,大大增加了可燃物的生成。三、秋冬多風,一旦起火,火藉風勢、風助火威,容易造成火燒連營,並且形成大面積火災。四、氣候乾燥,空氣濕度相對較低,十分容易產生靜電,而靜電對生產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場所是極其危險的,極易導致火災甚至爆炸事故的發生。
  防火重於滅火,預防重於搶救!天氣乾燥的時節,草木凋零,星星之火就可能引發森林火災,而一旦發生森林火災,將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及生態環境資源損耗,據資料顯示,全世界每年平均發生森林火災20多萬次,燒毀森林面積約占全世界森林總面積的1?祒以上。森林是大自然的組成部分,哪裡有森林,哪裡就有生命,在諸多影響森林的自然因子中,火災對森林的影響和破壞最為嚴重。提醒鄉親在燒荒積肥、燒田埂草時,千萬務必謹慎小心,一草一木皆生命,保護森林也是保護自身安全。
防火人人有責!不怕一萬,只怕萬一!防患於未「燃」,於用火稍有不慎,就容易引發火災,威脅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而火災一旦發生,失親之痛難以平復,復健之路崎嶇漫長,事前預防勝於事後補救。再加上火災無所不在,不只是建築物會發生火災,各式車輛也可能會起火,森林田野亦有機會燃起大火,在此特別提醒廣大鄉親,需學習了解基本防火防災、緊急避難和逃生知識,而在進入秋冬季節,時刻不忘加強火災防控,萬萬不可麻痺大意,以免釀成大禍。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