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紀念戰爭是為了追求和平與和解

發布日期:
點閱率:1,505
字型大小:

1949年10月的古寧頭戰役,讓金門從一座邊陲的僑鄉成為國共對峙的前線島嶼。1950年6月韓戰爆發後,杜魯門總統決定讓臺灣海峽「中立化」以阻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攻擊臺灣及中華民國反攻中國大陸。先前未能解決的中國內戰問題開始國際化,進而成為更大尺度的全球冷戰的一部分。
然而,臺灣海峽的中立化不保證金門獲得和平,相反地戰爭持續發生於金門,如1950年7月的「大膽戰役」、1954年的「九三戰役」(第一次臺海危機)、1958年的「八二三砲戰」(第二次臺海危機))、1960年「六一七砲戰、六一九砲戰」等。這些戰役的歷史影響,就是國際地緣政治下的臺灣海峽兩岸分治的結果。1958年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年曾發表聲明:「包括金門及馬祖的沿海島嶼,對中華民國有極重大的意義,且與柏林對西方的重要性相比擬。」
事實上,在1954年「九三砲戰」第一次臺海危機之後,美國開始重視金門戰略地位且加以援助。而發生於金門的戰役直接促成《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簽署。但弔詭的是,條約第六條載明:「…所謂『領土』及『領域』,中華民國是指臺灣及澎湖諸島,美國是指在其管轄下的西太平洋屬領諸島。」這說明了金門、馬祖的尷尬角色。這兩座島群的地緣政治及軍事戰略上極為重要,但在法律上並不在防禦條約的範圍內,條約中也讓國民政府認知到從臺灣、澎湖或外島的武力使用將會影響美國。條約一方面阻止共產黨擴張,一方面也防止中國內戰衝突的擴散。
另一方面冷戰不僅是國際局勢的衝突,也具體影響一個地方社會的發展。1956年,金門實施戰地政務體制,強調一元化的統治與控制;1960年之後更以「建設金門為三民主義模範縣」為目標,推行三個四年經濟建設計畫,積極發展「管(政治)、教(文化)、養(經濟)、衛(軍事)」的建設,直到1992年才解除戰地政務。長達43年的軍事治理及戰地生活經驗是金門軍民的共同記憶。當然,另一方面,解除戰地政務之後的持續撤軍,地方經濟面臨極大的轉型壓力,昔日所仰賴的軍需產業快速式微,也出現不少閒置的軍事營區。因此,昔日遺留的冷戰景觀何去何從,成為地方發展的關鍵課題。
不過,更深刻的課題是:如何重新理解冷戰時期金門之於臺灣海峽兩岸、東亞區域、世界史的角色;並且在後冷戰時期,找出國族論述與常規戰爭史之外的人民集體記憶,藉此了解戰爭的可悲與和平的可貴。認識金門,是認識臺灣海峽兩岸問題的重要視角,也是比較東亞各地的冷戰及後冷戰歷史進程的一種途徑,從韓半島的38度線非武裝地帶(DMZ)及其相關城市、離島、日本沖繩、越南、中國大陸廈門與福州等。這些歷史現場的網絡連結,以及追求和平發展的經驗(如安保觀光、和平觀光),是彼此可以相互認識、學習的普世價值,更是引領歷史和解的開端,特別是戰地文化遺產如何成為建構和平與和解的媒介,進而成為不同歷史經驗者、文明價值之間相互理解、化解衝突、積極對話的載體。
當然,和平與和解不是廉價的口號,而是基於歷史反省及人文主義核心價值之維護才能達成。過去,金門與馬祖所扮演的地緣政治與歷史角色,今日的演變或許可以成為兩岸對話、和平與和解的一個起點;而紀念戰爭恰恰不是歌詠武力,而是為了促成和平與和解,這是這座歷史現場無可迴避的新使命。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