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樂齡教育邁向終身學習的高峰境界
我們的社會愈來愈老,臺灣已於民國107(2018)年3月邁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在今年8月也已達到14.99%,預計在民國115(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從「高齡化社會」到「高齡社會」花了25年,但從「高齡」到「超高齡」社會卻只花了8年,可見我國人口快速老化。行政院主計總處指出國人平均壽命80多歲,而勞動部卻指出實際退休不滿65歲,呈現老化快,早退休現象;扶養比持續升高,社會負擔日益加重;衛福部更指出平均醫療保健支出以60 歲以上人口花費最多,長照負荷重。面對老化,除了仰賴長照外,如何經由學習活躍老化,讓高齡人力再運用,發揮正面能量,創造熟年價值,更顯得樂齡教育之重要性。
雖然我們已制訂《老人福利法》、《終身學習法》,行政院研擬《人口政策白皮書》,教育部研擬《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建置高齡友善城市指標,推動樂齡教育,可是這些措施卻分散於中央部會間而各行其是,資源既未共享更不整合,反而紛至沓來加重基層負擔。樂齡教育從民國99(2010)年啟動,十年來已為終生學習打造宏觀的情境,但面對即將迎來的超高齡風暴,該如何走下去,方能疏解社會壓力? 為此教育部於0919-20日整合中央各部會與地方,產官學界與實務人員,匯聚於風光明媚的嘉義仁義湖岸大飯店,舉辦(2019)108年度高齡教育高峰會議,本縣由教育處許能麗科長率團與會。開幕時並頒發今年度樂齡學習政策計畫訪視績優縣市,本縣榮獲優等獎(4名特優等縣市、8名優等縣市及9名甲等縣市),教育部主任秘書朱楠賢親自頒贈,再次肯定本縣推動樂齡教育團隊之用心與績效。兩天的期程,大家與世隔絕於此湖畔勝景,遠離塵囂,從白天奮鬥到晚上,集思廣益,勾勒下一階段全國高齡者教育風貌與願景。
大會總主題是「迎向超高齡台灣,建構全樂齡社會」。亮點之一是邀請體育署、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社會及家庭發展署、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身障者及特定對象就業組等代表與終身教育司進行「跨域政策短講」,就本職業管互動、對話、交流與溝通,期能找出全方位整合策略;亮點之二是安排中心議題,分別邀請學院教授與辦理樂齡優質中心實務人員,透過大學在高齡社會的角色、輔導自主學習團體、如何整合在地資源、與國際交流的連結、學校如何推動樂齡學習等講題,期能聚焦探討高齡教育的趨勢、創新與整合;亮點之三是就完善高齡教育體系、創新課程與實施模式、提升專業人力、跨域創新,及跨領域推廣超高齡社會前瞻教育的理念等議題,從晚上07:30-08:30緊湊進行分組焦點對話,導致大夥星光夜語,欲罷不能。
綜觀本次以建構「健康、幸福、活力、友善」高齡社會新圖像之高峰論壇,導引邁向終生學習之發展動向。其中政策與法規制訂、創新課程模組等議題,非本縣層級所能,但全面擴增高齡者學習機會,提供多元創新的學習管道,輔導自主學習團體,增進世代間交流,建立無齡歧視之社會,藉由學習、改變和增能,鼓勵老人自我鍛鍊形成重要人力,為提升金門競爭力的社會資產,則是我們可以前瞻規劃,用心著力之處。
高齡學習網絡的整合,有待更完善的法規來引導,本次高峰會至少為整合政策跨出一大步;然而本縣未來推動樂齡教育,建議努力方向:一、政策上追求績效目標只是手段,促進成功老化與活躍老化方為核心目標;二、以網絡化、社區化、社群化、跨域整合、遠距學習擴充學習機會;三、建置與提供隨選式、移動式、遠距式等學習通路;四、對於學習活絡之拓點,可發展固定學習機構;至於學習不活絡者,採行自主學習、體驗學習、宅配學習、型態或旅遊學習等;五、各樂齡中心加強專業連貫,經驗傳承。
總之下一階段金門推動樂齡教育邁向終身學習途徑上,需要協調統合,發展團隊,群策群力,建立一個「E化學習,快樂成長,活躍老化」人人分享的無齡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