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老有所終談金門的老年福利

發布日期:
點閱率:9,799
字型大小:

截至108年11月底,金門縣總人口數為十四萬一百四十九人,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計有一萬九千零七十一人,約佔總人口百分之十三點六一,除了凸顯高齡化社會現象,亦引發老人新的需求與問題,更已成為政府及民間關注的焦點,如何提出因應對策與措施,也成為政府刻不容緩的課題。
金門一直被譽為「養老天堂」,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金門的老人福利冠全國,金門最早有「老人年金」,早在1996年金門就訂定「金門縣歷經戰地軍管時期老人慰助金自治條例」,固定發放金門65歲以上老人每月3千元年金,1998年將年金條例修正為「金門縣敬老福利津貼實施辦法」,每人每月發給敬老福利津貼新台幣6千元。
由於老人福利優於其他縣市,且設籍門檻僅3年,不乏有許多老年人口遷入設籍,致老年人口逐年成長,敬老津貼核發金額由90年的3億2,542萬元,至2006年底成長至4億3,872萬元,造成縣府財政沉重負擔。為抑止預算的成長,2007年修訂「金門縣歷經戰地軍管時期老人慰助金自治條例」取代原實施的「金門縣敬老福利津貼實施辦法」。其中發放的金額有了更改「凡是年滿65歲以上符合規定的縣民,可月領新台幣3千元慰助金,90歲以上月領4千元,100歲以上月領6千元」。也就是真正「活得愈久,領得愈多」。
另外,金門有個現象,就是獨居老人增加快速,子女大都在台灣就學、就業,獨留老人家在家中,近些年已出現了不少子女為了顧長輩而提前退休返鄉顧老的情形,有些子女無法回來,只好申請外勞代為照顧,所以也出現不少家中只有外勞在照顧老人家的情形,由外勞代為孝順年老父母的情形也會越來越普遍。
金門縣現約有252位獨居長者,其中包括長者單身無子嗣,或雖有子女但並未同住;對於沒有子女在身邊照顧的獨居長者,縣府及各鄉鎮公所每月透過志工及替代役男辦理電訪、家訪、送餐及家務整理等方式關懷與照顧。
獨居老人最大的問題是三餐,所以縣府全力推動「供餐(共餐)」服務,讓居住在金門的長者能夠享有更完善的照顧體系,也希望透過「共餐」,鼓勵年老長者多走出家門,與街坊鄰居互動;行動不便無法外出的長者,則另提供送餐到府的服務。
目前金門縣有26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其中定期提供送餐或共餐服務的有前水頭、瓊林村、碧山東店、料羅灣、尚義等13個據點,不定期辦理的有東門、東坑、盤山村、山外、庵前、東林等13處,未來希望能持續推動老人供餐服務,讓每位長輩能在地享有營養餐飲服務。
為因應人口老化趨勢,縣府提供各項福利津貼,在照顧服務方面,更配合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版,提供居家照顧、日間照顧、交通接送、居家及社區護理、復健及喘息等各項服務,希望有需要的長輩都能享有這些資源。
從這些縣府推動的老人福利措施,確實可以讓越來越多老人家獲得生活上的便利性,讓他們活得更有尊嚴,但是精神上的滿足還是無法填補。根據衛福部的統計資料,金門地區近三年自殺通報案數概況提報指出,106年自殺通報總人次63人次、自殺死亡總人數17人;107年自殺通報總人次122人次、自殺死亡總人數12人;108年1月至12月15日自殺通報總人次143人次,自殺死亡總人數雖尚未公布統計資料,但絕對不會低於上一年度。
107年度本縣自殺死亡人數,多為65歲以上老年人口,自殺原因以憂鬱傾向、罹患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病為主,顯見老人在精神層面需要更多的照護,需要更多人關心,才能實現「老有所終」的目標,也才不會辜負金門「養老天堂」的美譽。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