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金門智慧好停車 使用者多元付費服務
自民國90年起開放小三通後,往返金門與廈門間旅客量屢創新高,去(108)年已達到200萬人次。為因應日益增多的金門觀光人潮及停車需求,縣府積極爭取中央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工程補助「金門航空站第三停車場」、「山外車站停車場」已陸續完工使用,提供鄉親更便利的停車空間及推動觀光發展的基礎建設。
為落實金門智慧好停車之目標及使用者付費原則,縣府逐步推動停車智慧化,導入智慧車牌辨識系統、即時車輛空餘數資訊顯示(金好停APP)、電子票卡自動收費系統、身障車牌自動辨識優惠等多項便民設施,提高停車周轉率、便利性、友善性、資訊即時性,委由普羅大眾有限公司經營管理金門航空站第三停車場、水頭碼頭小三通停車場、烈嶼通勤停車場、山外車站停車場,可提供一般小客車、無障礙停車位及婦幼停車格,便利民眾與遊客停車使用,提昇停車周轉率,有效提供停車需求,消弭佔用情形;透過智慧化停車管理服務,落實停車秩序管理,改善失序停車亂象,短期可提升停車場使用效益與服務品質,中、長期可為金門地區友善公共設施開發、串連在地觀光資源,提供民眾更優質、便利的停車環境。
為有效解決水頭碼頭港區內停車場之「烈嶼通勤停車場」,提供智慧停車服務,並提供烈嶼鄉親通勤使用者,智慧化、便捷及專屬之停車空間。該停車場長期久佔車輛高達六成,導致周轉率不佳問題,惟考量以小金門鄉親通勤為主,烈嶼鄉長日前拜會楊縣長協調停車場收費管理問題,並為烈嶼鄉親爭取最大停車優惠,經各方研議取得共識並獲得縣長支持,衡酌將由原本全面落實收費機制,修正費率為停放「前3日免費、第4日起採計次計日收費,每次每日收費30元,假日不收費」,如此體恤烈嶼通勤族之苦的有感作為,順應民意、從善如流,深獲民眾好評!另身心障礙停車格每日前4小時免費、第5小時起依各場次費率半價優惠,都是關心弱勢族群「有溫度」的施政。
停車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人們日常生活,為了解決人們的日常停車需求,停車場管理紛紛關注智慧化的停車場系統,透過智能的設備來滿足人們的停車需求。停車場克服車牌識別、信用支付和車位引導的核心問題,相輔相成,智能停車場系統的優勢特點是大集成、數據聯網和自動化,科技智慧有效解決停車難題,落實停車資訊即時性、友善性、便捷性,提昇民眾生活品質,並讓使用者付費原則,落實財務永續、支持優質服務。
平心而論,科技日新月異,人工智慧實施最緊密的相關領域,智慧停車可說是最佳應用場景。智慧停車場現今關鍵技術在於車牌識別,通過整合AI技術自動識別車牌,做到實際監視、實施語音報價、實景語音播放、實地車位提示、實報收費標準等功能。智慧停車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其商業價值和對人類出行方式的改變,節省用戶選擇停車場的時間。人工智慧領域裡的核心技術「大數據」也在智慧停車中發揮作用,龐大的數據流量為人工智慧的「學習」和「進化」提供了絕佳的成長環境,停車大數據的開放共享,也為從不同入口匯入的車主解決停車難題。
殷鑑不遠,參考台灣縣市經驗建置的金門縣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K-Bike)由於系統設備故障率高而全面暫停提供服務。可見廠商建置軟硬體設備不易,需不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資源進行維管,且維護成本高,系統屬專業技術,維修人員的維護、保養、故障排除的門檻高,期待承包商能善盡其責,提供更優質服務,開發更多元商業價值,構建共贏生態,協助金門實現低碳與智慧島嶼之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