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善用防疫紓困措施 改善金門經濟體質

發布日期:
點閱率:1,628
字型大小:

由於新冠病毒所造成的嚴峻疫情,目前別說短時期內看不到減緩的態勢,國內外的諸多專家學者甚至認為疫情將造成世界經濟結構的轉型。面對此一結構性的變化,台灣政府也提出了1兆500億的補貼與獎勵措施,用來解除國內的失業危機。不過,危機也就是轉機。金門更應利用此一大規模的紓困措施,改善金門的經濟體質,配合在地的人文地緣條件,發展數位人文產業,並鼓勵青年回流,壯大金門社會。
行政院於上週召開的臨時院會,通過了總計規模達到1兆500億的第二階段紓困方案。院會結束之後,蘇貞昌院長於記者會中提到,此一紓困方案不僅要減災,更要紓困、振興,希望達到「企業不能倒、就業不能失、物流不能停、金流不能斷」的最大滾動目標,藉以協助國人及產業渡過難關。就以當下所面臨的經濟情勢來說,其慘況猶如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而對應的政策即如當時逐漸浮現的凱因斯經濟學,即以擴大財政支出與寬鬆貨幣政策的方式,來維持就業、融通企業,藉以減少衰退的經濟所帶來的社會衝擊。
就此一經濟政策與對應的經濟情境來說,全球經濟確實正經歷著一個轉型的契機。不過,對於一直以來位於政治邊陲的金門來說,這樣的政策其實是不夠的。也就是說,我們所需要的不只是透過融資來消解失業的「負面表列」策略,還有具有針對發展策略產業,創造就業,以「正面表列」的方式,利用疫情的紓困措施,改善金門的經濟體質。換句話說,金門的經濟需要的不只是凱因斯式的福利經濟學,還要李斯特式的國民經濟學,我們以金門為經濟單位的扶植策略性產業,其方法是有效利用現有的紓困計畫,配合著金門的區位與人文環境,發展數位人文與創新的科技聚落。
在這一波疫情裡提到了「社交距離」的同時,經常也讓人聯想到所謂的「芬蘭式排隊方式」。然而,這個北國芬蘭讓人印象深刻的不只是它對於人與人之間距離的尊重,還在於串連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努力,這是為什麼國際知名的芬蘭手機通訊製造商,諾基亞(Nokia)會以「連接人群(Connecting people)」作為它的口號。其實,金門不僅與芬蘭一樣,地處邊陲。但是這種地緣上的邊緣,正好給了芬蘭得以透過通訊數位的產業,成為當代的創新大國。對照著芬蘭的經驗,金門也有同樣的條件與機會得以透過數位人文來發展創新的科技聚落。
數位人文的科技聚落是當下的關鍵性策略產業。固然在全球及台灣的其他縣市也致力於發展此一領域,但是金門卻有許多其他城市所欠缺的條件:首先,金門財政相當健全,可以結合紓困計畫,規劃出發展數位人文與科技創新聚落的發展策略;其次,結合學者專家與產業界,在縣府成立因應數位科技聚落發展的招商策略;第三,串連在地的大學及相關系所之師生,並召喚在台的金門子弟加入,予以優惠的貸款與土地租賃,並促成青年回流;最後,結合在地文化、觀光,以及舒適的生活環境,組成數位人文創新聚落的「金門隊」,進而建立優質的金門經濟與生活品質。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