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居家防疫 控管情緒避免暴力

發布日期:
點閱率:1,723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延燒,居家檢疫的民眾越來越多,而居家隔離特殊的生活模式,民眾須待在家中14天不能出門,造成的心理壓力亦使家庭關係緊張,不少居家檢疫或隔離者遇到責備,會將焦慮或憤怒轉移到親密的家人身上,造成可能因為一丁點的小事就與家人之間產生口角或衝突,接著就動手毆打,引發肢體暴力。
以法國為例,據媒體報導指出,法國內政部長卡斯塔納(Christophe Castaner)透露,自3月17日封城開始後,光是在首都巴黎市家暴案增加36%,全國家庭暴力通報數激增30%。另外在美國,屬於疫情重災區之一的加州,於3月中率先緊急啟動「全州宅居令」,全美各地也陸續進入空城狀態;然而大規模的城市封鎖不只重挫經濟,屋簷下的親密關係也可能因此緊張│自加州封城以來,「美國家暴防治熱線」(NDVH)接獲的求救通報,有了顯著的增加。至於在中國,根據中國澎湃新聞英文網站「第六聲」(Sixth Tone)報導,新冠肺炎發源地湖北省,當局今年2月發布禁足令,結果光是2月份的家暴案件,就已暴增至去年同期的3倍多。
「原是想要保護人們免受病毒入侵的政策,卻可能對家暴受害者產生負面影響。」聯合國婦女署副執行主任巴蒂亞(Anita Bhatia)於日前指出,儘管支持「社交隔離」的防疫措施,但這確實也讓家暴受害者困於更危險的孤立絕境中。以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災難而言,無論是染病恐慌、失業焦慮、抑或密切相處的生活摩擦,都可能因此放大原就潛藏的家庭衝突與暴力隱憂,形成家暴惡性循環。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威脅生命安全,使個人的身心壓力隨之增加,一般民眾面對此一疫病之流行毫無反擊能力,內心的不安與惶恐程度,已經反映在搶購物資的行為上。人們面對肺炎疫情所產生的挫折,恐怕也是攻擊行為激增的原因,尤其是平常面對壓力就情緒控管不良的人。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許多人在家防疫或檢疫,家人相處時間增加,家暴案卻暴量,在台灣,據媒體報導,新北市家防中心統計,今年3月家暴通報案件比去年同期增加近3成。今年碰上新冠肺炎疫情,寒假因此增長,或有居家檢疫隔離案例,家人相處時間因此大大增多、戶外大型活動減少,相處難免會有磨擦,輕者發生口角,嚴重時恐怕就會產生肢體衝突。
眼看新冠肺炎疫情災難持續發酵,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恢復正常。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在各國還未和緩、一堆民眾被迫居家防疫的時刻,於此防疫期間,大家多冷靜,家族成員更應一起共體時艱,好好珍惜大家相聚的時光,愛護彼此、互相照顧、扶持,多一點良性的互動、關心,以營造更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共渡疫情難關。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