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善用區位優勢暢通兩岸商貿物流

發布日期:
點閱率:2,051

報載,防疫也要拚經濟,金門縣政府在建立兩岸電商物流中心的架構下,規畫在料羅港設立「海運快遞貨物專區」,5月中旬公開閱覽招商,明年底以前啟用。
根據本縣港務處的評估,若金門本地鄉親在「淘寶網」購物為例,目前需先經過寧波、上海等地集貨中心作業,經由平潭島海運至台北港,再轉來金門料羅港,整整繞了一大圈。未來金廈海關均完備監管系統後,快遞貨物直接從廈門來到金門,交貨時間預估可減少一半以上。
事實上,「海運快遞貨物專區」若能順利催生無疑是令人憧憬與期待的,畢竟目前「小三通」正面臨著發展瓶頸,如能在「貨暢其流」上有更多的建樹,絕對是好事一樁,但是,我們更理解此事之所以一直「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必是仍存在著難題有待克服,或許我們也能藉此探究,提供各界參酌。
其一,發展性。的確,金門擁有打造兩岸電商物流中心,成為兩岸貨物往來「中途島」的地理區位優勢,包括距離全球最大的電商市場,一水之隔的中國大陸僅不到10公里,而金廈泉的「小三通」客、貨運十分順暢,再加上金門與台灣本島的海空運交通便利,深深具備發展兩岸跨境電商的潛力。但我們也理解兩岸貨運之優勢在金廈段,待優化的卻在台金段;當然,若兩岸電商物流中心成形,自然能創造投資貨運軟硬體之契機,因此,眼下或許我們更應探究標的港之發展腹地與投資潛能,務求以更具規模性、效益性,以及實務操作性的機能,襄助水到渠成。
其二,服務性。電商購物是新經濟模式,金門有條件打通連接廈門、福建地區的快速通道,不但要讓本地的特產進入大陸市場,也要將台灣美食商品、小農食品和文創商品通過金門登陸對岸,而跨境電商也通常冀求更大程度的快捷、簡便與多樣性;未來,本縣在結合兩岸電商、網購和文創平台,在料羅港成立的「海運快遞專區」,將具備有完整的海關監管系統,包括X光檢查機具和人力進駐的條件下,讓兩岸快遞貨物通過金門便捷往來,協助當地跨境電商生態系發展跨出重要的一大步。有鑑於此,我們會更希望本地產業及業管部門擁有更多跨境經貿及電商的智識與學能,特別是在外貿人才的養成上,地方政府通常較為匱乏,如何在組織職能上預作因應,並能提供業界更便利與到位的服務,應是本案觀察重點之一。
其三,協調性。既是訴諸兩岸電商物流,便免不了和台灣、廈門進行必要的行政協調;金廈獨特的區位優勢及金廈航線、金門與臺灣本島豐富的航運資源,加上廈門港成熟、便捷的通關模式,使得金廈區域有機會成為臺灣商品進入大陸的中轉集散中心,這也是深化並善用金廈兩門管道,帶動金門物流產業發展之肇因,然若欠缺海運快件專區,通關轉運時效不高,碼頭設施存在不足,以及需換船與二次裝卸等問題,兩岸業界考慮成本、時間等因素還是會優先考慮利用兩岸直航運力開展快件業務,而不會選擇經金門進行中轉。基此,當前至少有以下事項有待協調:一是協調台灣關務署、港務公司對於金門海運快件專區的法源及行政協助;二是加快推動中華郵政金門郵件交換中心的建設進度;三是積極建設金門跨境電商海外倉,暢通金廈貨物通關行政支援與協助等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