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從羅厝漁港多功能改善計畫談起

發布日期:
點閱率:1,872
字型大小:

海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莊慶達,於日前拜會縣長楊鎮浯,主要在於烈嶼羅厝漁港多功能改善計畫等議題交換意見。楊縣長表示,海委會肩負健全海洋法制,及海洋生態保育等重責大任。在海洋執法方面,地方政府與海岸巡防弟兄,一直都配合得很好,關係也非常融洽;金門目前比較缺的是海洋保育,及海洋資源開發等方面,期待中央能給予金門更多的支持。對此,莊慶達副主任委員表示,站在海委會的立場,希望地方儘量提出一些好計劃,只要計劃是好的,中央一定支持,並給予適當的補助。
此次之行,莊慶達除了應邀為「海洋教育種子教師研習營」授課外,最主要的目的,是到烈嶼羅厝漁港,實地了解港區多功能改善計畫,包括水岸觀光休閒泊區工程,及港區環境景觀改善工程,這項漁港改善計畫,已由國發會納入「藍色經濟暨海洋產業創新發展方案」,並待行政院核定中,本案羅厝漁港提報的改善經費共1.3億,縣府將全力爭取支持,以利地區發展休閒漁業及藍色公路的海洋產業前景。尤其是縣長所提海洋保育及海洋資源開發,對咱金門而言;對一個四周環海之金門來說,特別重要,且分別論述之,以供相關單位參考,並享志者。
首先談海洋保育。追溯海洋保育運動,係基於改善海洋保育等相關問題,而展開的社會性或政治性之行動,是生態系保育的重要策略之一。行動主義者會喚起大眾對於保育的支持,並推動政府與企業在海洋環境的污染與破壞上進行改革,諸如推動海洋保育的法案或政策、加強海洋保育的規範與取締。在海洋保育運動這個議題之中,有許多各種不同的組織與機構單位,都朝著一致的目標努力邁進。透過倡議各種停止污染、過度捕撈、捕鯨、混獲的行為,以及劃制海洋保護區的方式,這些組織或機構單位,讓海洋保育運動的效果持續擴散、發展。
而海洋資源開發之議題?海洋是大地的搖籃,在漫長的生物演化的歷程中,生物由海洋進入陸地,其陸地的特徵逐漸取代了水生的特性,但是並未完全消失。在人類生命的演化過程中,儘管歷時漫長,令人驚訝的是,人類至今仍保留了海洋動物的某些印記。因此,若說海洋是人類生命的起源,一點也不為過。因此,科學家曾預言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海洋是人類未來生存和發展的希望。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援系統的基本組成單位,佔地球表面有70%以上的面積,約達3.6億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約為4000公尺左右。海洋擁有種類甚多的生物、礦產、物理和化學資源以及再生能源,目前發現許多海洋資源的蘊藏量,是陸地資源的數倍之多。因此,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海洋的地位日益重要,與人類的關係也就日益密切,海洋資源開發之議題,自然當令。
金門四週皆海,如何善用天然海洋資源,更是不容輕忽之重大工程,我們以為,縣府所提之海洋保育、海洋資源開發等兩大議題,何嘗不是重振金門海洋之道?頗值肯定並襄贊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