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農村再生 共創美好

發布日期:
點閱率:3,607
字型大小:

行政院農委會水保局於9月25至27日在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舉辦「農村再生,10載幸福」成果聯展,包括澎湖、金門、連江離島縣市,也以三縣均有的農業、島嶼、海洋「農嶼海」為主題參展,同時推廣近年來農村再生執行的各項成果,本縣更結合中秋博狀元餅的活動進行行銷,深獲民眾好評。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黃金城、政務委員唐鳳與水保局長李鎮洋也蒞臨現場,對於金門推廣成果深感認同。
農村再生是以「生活、生產、生態」的概念為出發點,配合社區文化,發展出屬於自身的社區特色。金門於99年間有部分社區參與水保局之農村再生培根計畫,但後續沉寂了數年未再更進一步延續,縣府106年時因莫蘭蒂颱風殘木處理與水保局再度結緣,開啟了農村再生的推廣合作。近年來,在縣府與鄉鎮公所的努力下,地區諸多社區也陸續加入了農村再生培根行列。
如108年10月金城鎮後豐港社區審查通過了金門縣第一個農再計畫社區,後續並爭取363萬3千元經費執行「後豐港社區文化意象友善環境改善工程」、「後豐港社區海洋文化本存與史料調查」及「後豐港社區食農教育小旅行行銷推廣活動計畫」。109年除了社區培根計畫外,在本縣農村總合發展部分,預定於金沙鎮洋山聚落進行「水獺生態友善空間改善計畫」,另外於烈嶼鄉后宅社區進行「螢火蟲棲地改善與營造計畫」,期望藉由社區環境改善與營造,打造社區特色,同時刺激年輕人回歸,一同為推動農村再生發展而努力。
在台灣東部,池上鄉萬安村主打有機無毒環境生產優質稻米,近年結合大地藝術季、秋收音樂季,成功將稻米產業與藝術結合,提升稻米產業;鹿野鄉永安村在村民的共識和努力下,讓產業升級,榮獲2018年金牌農村,是農村再造的模範生;阿美族部落富豐社區投入編織傳統技藝,竹藤草編等工藝精品深獲肯定。
  從99年至今,農村再生走過了10個年頭,不僅活化了農村產業,挹注農村新活力,並極力延續傳統農村精神與文化技藝,激盪農村新價值;另一方面,以同榮、同夢、同業一起為農村再生努力,還可凝聚地方意識,提升藝術涵養,協助社區創新,發展綠色經濟休閒觀光。
  在地社區若能一同發掘特色產業,將地方資源串連,產業活化力度自然能夠加深加廣,另經由跨區整合及產業別跨域合作,讓行政部門投下資源後,效益將可獲加乘。藉由農村再生,改變農村的樣貌、增加農民的收入、吸引青年的腳步、留住珍貴的在地文化,更激發出美麗的產業火花,促進農村活化,同時在生產、生活、生態與文化上都能均衡發展,如此一來,相信不只是實現了農村再生的夢想,更能為本地社區打造一個青銀共居、共好的生活場域。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