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世人尊重金門為永世和平島
金門縣議會9月臨時會以「為鄉親籲請世人尊重金門為永世和平島」訴求,請全民響應「全民簽名運動」,嚴正表達金門人「止息戰爭,共享和平」心聲,目前正由金門府、會推動簽名中。縣長楊鎮浯也表示,最近兩岸關係緊張,金門站在兩岸最前線感受最明顯,而兩岸軍演頻繁,唯一經歷過戰爭的金門,和平更是鄉親所期待。
縣議長洪允典指出,當前兩岸對峙、藍綠惡鬥,不僅讓百姓對國家信心動搖,更讓地處兩岸臨界的金門面臨嚴重威脅,發起萬人簽名表達金門拒絕再次淪為戰場的心聲,並期許朝10萬人簽名的目標努力。目前縣府響應支持,透過各鄉鎮公所、社團展開「全民簽名運動」,初估已有超過1萬人完成簽名。
不久前,馬英九基金會舉辦「國家不安全研討會」,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即指出,台灣安全繫於北京一念之間,不在美國或台灣自己手上。已有犯台能力的中共何時出手,如何出手,是「教訓」還是「解決」無人能預測。他強調,台灣不安全的三根源,包括美國心有餘力不足、中共蓄勢待發及台灣外鬥內也鬥。他提醒,目前樂觀派認為中共「顧全大局,重視經濟發展」故不會輕舉妄動,他希望樂觀派沒有誤判,若誤判,「台灣就gameover(遊戲結束)」。
俗話說:「兵凶戰危」,台海風雲最近幾個月來詭譎多變,隨著台灣、美國在政治上的交流與軍事上的互動越來越熱絡,在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訪台之際,竟有18架中國人民解放軍機擾台,解放軍空軍的大殺器「殲16」也首次出現在台灣防空識別區,美國擴大對台軍售,央視新聞10月11日報導,近期中國國家安全機關組織實施「迅雷-2020」專項行動,依法打擊台灣間諜情報機關滲透破壞活動,解放軍多兵種聯合立體渡海登陸演練近日在福建、廣東多處海域同步展開,10月13~17日,解放軍在福建古雷半島附近海域進行了密集高強度實彈軍演,著實讓人擔心兩岸間可能發生的軍事衝突,似乎一觸即發。
看到這樣緊張的態勢,怎麼不叫久居「戰地」的金門人抓狂,金門因為兩岸對峙,從民國45年到81年之間實施戰地政務,加上民國38年以來的軍事管制,前後歷經40餘年的軍事統制。其間經歷古寧頭大戰、八二三砲戰、九三砲戰、大二膽戰役等不下數十場,一直到六十七年中美建交,六十八年元旦起才開始停止「單打雙不打」,之後開放大陸探親、旅遊,兩岸開始展開交流,2000年開始金廈小三通,金門人才慢慢走出戰爭的陰影。
也可以說,在金門三、四、五年級生都曾在砲彈陰影下過活,生命曾遭受戰爭威脅,所以在他們的潛意意裡,對戰爭的可怕是記憶猶深,談起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血脈相通,誰還願意再走回到過去的對抗世紀?
戰爭沒有勝利的一方,只有失敗的雙方;戰爭,沒有勝利者,只有倖存者。也因一段昇平之後再歷「台海危機」的覺悟,除了軍方還在說「勝利」外,金門民間對於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砲戰,不再「慶祝」,避開「大捷」,不講「勝利」,統一取得「紀念」的共識,後來在八二三砲戰五十、六十周年的各種活動名稱也多止於出現「紀念」一詞,就是希望以中性的名詞取代,消弭對立,增加認同。
論語顏淵篇「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可見孔老夫子也厭惡戰爭,就兵聖孫武也說:「夫兵者,不祥之器,天道惡之,不得已而用之,是天道也。」「聖人,不執偃兵,不執用兵,兵者不得已而行。」
在「遠離戰爭、追求和平」已成人類普世價值的當下,無法漠視、不能遺忘的,仍是戰爭!金門人要求遠離戰爭,追求永久和平,因為金門人絕大多數都體驗過戰爭的可怕,「戰爭無情,和平無價」,只有和平發展,才是兩岸同胞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