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金門成為全方位的自行車島
台電金門塔山發電廠為響應金門低碳島計畫,同時促進地方鄉親的身心健康,以及推廣慢活運動觀念,日前辦理一場109年度「活力塔山‧點亮金門」敦親睦鄰自行車活動,約有四百位民眾參與,一起騎鐵馬享受20公里的追風樂趣,從中騎出快樂、騎出健康來。
無獨有偶的,教育部體育署今年辦理「騎亮臺灣-票選最讚亮點自行車路線」,金城鎮的「環鎮自行車道」榮獲最佳亮點車道,也即將在10月31日配合辦理領騎活動,並宣示進行一系列自行車推廣活動。目前自行車活動之所以會比較盛行,似乎也和交通部訂定2021年為「自行車旅遊年」有關,為此交通部還特別在日月潭向山遊客中心舉辦「2021自行車旅遊年策勵營」,讓產、官、學界針對自行車環島路網規劃、國際自行車賽事、鐵馬旅遊活動等主題,進行多元交流。
的確,自行車活動是健康、旅遊兩相宜的選項之一,對許多自行車友而言,挑戰各地的自行車道,尋幽訪勝、品嚐美食,和當地車友進行交流與聯誼等等,皆具有無比的吸引力,交通部也因此設想出「從生產、旅遊到生活,打造台灣自行車島」的計畫,希望至少藉由自行車環島路網的建置與優化,運用賽事及旅遊的手段,極大程度的促進健康與旅遊的直接關聯,並為當地縣市、城鎮創造更多的觀光財。這樣的立意著實甚好,特別是在講求健康養生與旅遊休閒並重的當下,這般的訴求也的確能吸引特定的族群「逐車道」而來,為地方創造可觀的收益。然而,我們也理解在此之前,還是存在一些條件的。其一,至少要有吸引人的自行車道;其二,完善的安全措施、運輸服務配套;其三,當地車友圈鏈結及技術交流;其四,如能搭配主題性的活動,增益附加價值自然最好。以上種種,以金門而言,便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甫結束的縣議會臨時會,便有議員連署「建請縣府妥適規劃環島自行車路線,並完善其設施,以利民眾休閒遊憩,促進金門深度旅遊觀光」的提案。
平情而論,金門地區道路叉路密集度,居全國之冠,但道路狹窄,自行車行進其間,安全問題的確必須優先考慮。為此,金城鎮已率全縣之先建置了環鎮自行車道,並獲得不少好評,但與此同時,也凸顯出在金門自行車運動推廣上,整體軟硬件建設缺漏的問題。例如大家都希望車道可以寬一點,以保障行的順暢、舒適和安全,但如何取得用地便是棘手的老問題,尤其必定還會涉及行道樹保護與生態保育等等環節,要開展「環島自行車路線」的確不是件簡單的事,而且旅遊用與比賽用車道還有不同的等級要求及養護標準,金門可以達致何種程度與目標,短時間內恐怕難有定論,因此,我們若要爭搶「2021自行車旅遊年」的觀光財,或許只能先從現有的車道著手,進行必要的優化及升級工作,並輔以適切的產業行銷及發展配套,爭取車友及市場的較大認同,至於「環島自行車路線」還是必須從長計議,或在短期內將其轉化為全縣現有自行車路網的「規範檢視」專案;先發現問題,才能針對問題並解決問題。
總之,以金門的環境及生態特性,或有機會打造為好玩、友善、專業的自行車島,但在此之前,我們還是應該致力於扎根工作,不但要在硬體上逐步趕上,學校、社團的自行車社輔導及車友的專業養成,亦要同步落實才是!